本报记者 兰香
近年来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昌吉州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州残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出系列温暖人心的务实举措,热情为残疾人办好事、解难事,让残疾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利与成果。
无障碍改造,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旨在通过改造必要的居家生活设施,方便残疾人起居和独立生活,促进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减轻家庭成员的照料负担。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州残联今年开展的一项重要民生工作。今年初,州残联制定下发了《昌吉州残联2021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总投入161万元,对我州46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确保每户的改造资金不低于3500元。各县市残联认真部署、积极推进,县市残联工作人员与镇、村干部一起,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调查摸底,确定“一户一策”个性化改造方案,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进行设计施工、扩大门宽、改造坡道、铺设防滑砖,在卫生间、厨房等处安装扶手,配备助行器、沐浴凳等辅助器具。
家住昌吉市三工镇二工村的李儒昌几年前因病造成重度残疾,失去行动能力,日常出行只能靠轮椅。州残联工作人员在进行残疾人走访调查时了解到李儒昌的情况后,积极对接,帮助其家庭申请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资金,对家里的卫生间进行无障碍改造,安装了扶手、浴椅和坐便椅。考虑到李儒昌坐轮椅出行的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在进行无障碍改造时又专门将院内坡道进行了平整,并在房屋外墙安装了一排扶手,以方便其出行。当问到家庭无障碍改造带来的改变时,李儒昌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院子里有个陡坡,每次出行都小心翼翼,还要靠家里人帮助,自从无障碍改造完成后,我出行方便了,心情也变好了,真心感谢这个项目给我生活带来的便利。”
目前,全州46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已全部完成。
以残疾人为中心,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
今年以来,州残联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目标,以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为抓手,依托社区资源及基层医疗、康复、托养等机构,建立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为残疾人提供便捷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服务。
4月底,州残联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建设纳入基层康复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并结合我州实际和区域特点,在全州优选出14家有一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等作为改造提升对象,完成了14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点建设工作。
在昌吉市宁边路街道水电巷社区残疾人康复站,记者看到康复室内环境宽敞明亮,康复训练室、辅助性就业室、休息室、茶歇台等一应俱全。残疾人在这里可以进行上肢滑轮训练、踏步训练、手臂力量训练等关节和肌肉的康复练习。除了康复训练专业仪器,这里还配备了辅助器具、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器材等,供残疾人无偿使用及租借。据了解,全州14家残疾人社区康复站都配备有1到2名康复员或康复协调员,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健康管理、护理、健康咨询等服务。目前,全州有近200名残疾人在社区康复站点进行康复训练。
同时,为促进我州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加大助学扶持力度,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州残联联合州财政局、州教育局、州民政局等,制定《昌吉州“爱心天使”助学项目实施方案》,资助全日制贫困残疾高中阶段新生、大学专科和本科学生及新考入高中、大学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家住昌吉市大西渠镇思源村的孔祥晴,属于肢体二级残疾,是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会计专业学生。去年8月,孔祥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喜悦之余每年几千元的学费让她倍感压力。在走访过程中,州残联干部了解到孔祥晴的困难,第一时间帮她申请了昌吉州“爱心天使”助学项目资助金。仅两个月的时间,孔祥晴就领到了资助金。
据了解,昌吉州“爱心天使”助学项目对贫困残疾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对新考入大学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一次性资助3000元。该项目自2020年实施以来,已为14名残疾大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帮助。
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对残疾人而言,就业工作不仅关乎着他们的生活与发展,更是帮助他们全面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成就自我理想与尊严的关键。州残联将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民生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加大“造血”式帮扶力度,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出台并落实创业就业扶持优惠政策等有效措施,扎实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让残疾人自立、自强,并最终引导残疾人成功就业创业,走上致富路。
近日,记者来到呼图壁县阳光彩印有限公司装订车间,10余名工人正在忙绿着,熟练麻利的动作让人根本看不出来他们是残疾人。“包吃包住,月休4天,8小时工作制,人均工资3800元,节假日还有福利,在这里残疾职工享受和其他职工同等的工作待遇。”阳光彩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陕江说。
被厂里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的马维军,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成年后求职屡屡碰壁,后来经呼图壁县残联推荐来到阳光彩印有限公司装订车间工作,头脑灵活、勤奋刻苦的马维军很快便掌握了装订线的操作流程,工作得心应手,他负责装订的课本在全国课本印刷质量评比中有4本书获得了全国优质产品奖。马维军说:“以前的我总是很自卑,感觉低人一等,但是在这份工作中获得的成功和荣誉让我有了自信,稳定的收入也让家里人过上了好日子。真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带给我实实在在的改变。”
为实现更多残疾人成功就业,州残联积极组织各级残联认真开展残疾人就业摸底工作,深入到大型超市、工厂、企业,广泛了解用工需求和招聘信息,对有意向安置残疾人的企业及时进行对接和跟进,并与多单位多部门联动,出台《昌吉州促进残疾人就业稳岗扶持奖励办法》,对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给予补贴,吸纳一名残疾人补贴企业3000元。目前,全州已安置2410名残疾人就业。
为提高残疾人技能水平,帮助他们高质量就业,州残联依托新疆长安中医脑病医院、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今年,昌吉州残联积极与人社部门、就业部门配合,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7场,83家用人单位参加,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246个,帮助51名登记在册失业残疾人成功实现就业。
一件件实事、一组组数据,折射出昌吉州各级残联工作人员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的决心与用心,也让人们看到残疾人及其家庭越来越好的未来。
“把实事办到残疾人心坎上,努力让每一个残疾人生活得更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目标。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各项助残惠残政策,积极做好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维权等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推动我州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提升残疾人群体幸福感和满足感而努力奋斗。”州残联党组书记、副理事长祁德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