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茜 通讯员 宋华敏
11月15日,CCTV-9纪录频道播出了献礼建党100周年·匠心精神系列纪录片——《净土》,讲述了一家民营企业砥砺奋进、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匠心故事。
这家企业就是位于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疆三吉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现已发展成为全疆唯一一家专业生产固废容器和环境用品,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龙头企业。
在公司董事长曹成河看来,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更加追求整洁的生活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但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垃圾箱,却很少被人们关注。传统的公共垃圾箱采用开口式结构,堆积的垃圾敞露在空气中,由此引发种种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垃圾箱存在的缺陷问题,曹成河带领团队苦心钻研,用了数十年时间,致力于研发和推广垃圾箱向地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踏入环保领域之前,曹成河原本从事建筑装修行业,一次在国外考察中让他留意到国外垃圾清运系统和垃圾分类系统。曹成河回国后全身心投入相关产品研发,依照国外相关产品的结构,将国内的装卸式垃圾车改进为吊装式,自主研发了更适合新疆地理环境的地埋式垃圾箱,极大地改进了垃圾回收方式。
开始研发设计地埋式垃圾箱后,曹成河便没有了白天黑夜的概念,没有了准点吃饭的意识,一门心思扑在研发工作上。正当他带着团队兴致勃勃进行研发时,难题出现了,与国内通用汽车配套的液压升降器和电器成为研发的瓶颈。“难题要靠‘钻’来解决。”曹成河说。经过认真研究,曹成河认为借鉴汽车液压装置的技术是条可行之路。说干就干,他到山东、湖北、湖南等多家汽车生产厂家参观学习,向专家请教。经过近两年研发,与国内通用汽车配套的液压升降器和电器两块“硬骨头”终于被曹成河带领团队成功啃了下来。新疆三吉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当时全疆第一家能生产液压式地埋垃圾箱的企业。
“当时我还以为攻克技术难题就圆满了,但没想到后续的推广工作比技术突破更加困难。”曹成河说。
由于遭遇产品推广难题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两名合作伙伴退出了,当时曹成河手上的现金还不足5万元。就在曹成河一筹莫展之际,他接到了一笔3000万元的垃圾箱订单,对方要求先垫资生产,产品交付投入使用后再付款。
生产资金从那儿来?曹成河发了愁。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接到订单的当天夜里,一向坚强的曹成河流着眼泪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他打起精神,赊材料、找工人,并忐忑地和工人们商量三个月后工资一起发。令曹成河感动的是,工人们都选择相信他,最终,这笔订单得以顺利交付。
在曹成河的带领下,公司成功打造了“三江龙”自主品牌,能生产16个品种的垃圾箱、污水处理设备等产品,帮助众多城市实现各类废弃物的分类、收集、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目前,公司拥有22项实用新型专利,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占据全疆80%的市场。曹成河被推选为自治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理事。
好口碑,来自好品质。随着“三江龙”牌地埋式垃圾箱被口口相传,曹成河的团队及其产品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领导和专家对产品表示认可,并提供建设性建议,包括质量、防火性能、安全性能等。
如今,新疆三吉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制定了数条行业标准,并得到自治区建设厅的认可,在全疆得以推广。为回馈社会,这几年,新疆三吉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向全疆各地捐赠价值90多万元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