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8万多热用户供热,供热面积近千万平方米,这是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任务。有实力才有能力保供取暖。而这个实力是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艰苦创业,带领全体员工用汗水干出来的。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该公司动员会,与十多位领导和老员工谈创业、话供暖,展望未来。
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热用户从几栋楼的居民发展到8万多户,供热方式从烧锅炉送暖到热电联产供热,公司经历了痛苦而华丽的嬗变,让集中供热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让我们听听公司老员工讲述州府群众取暖从“家家冒烟烧煤炉”到连片集中供暖的巨变。
冲破重围闯新路
1999年至2001年,是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高速发展的阶段。州、市启动城市集中供热工作,由成立不久的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承担集中供热工作任务。该公司停用了80多座锅炉、100多台小锅炉,投资1.26亿元建成西北最大的二期集中供热热源中心,新建交换站47座,建成了热网与热源配套的集中供热运行系统,成为全州供热行业领跑者。此时,公司供热面积由45万平方米增加到400万平方米。
集中供热实现了热源联网供热质的飞跃。这种城市热网布局把各类热源纳入“一张网”,提升了供热资源综合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保障了供热质量,对供热实现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1年至2004年,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对供热辖区管道年久结垢、系统老化、设计不合理的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改造,供热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得到政府和广大热用户的广泛肯定。
2003年,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激活内动力,迸发活力,开启了发展新篇章。
踏平坎坷成大道
屋里温暖如春,屋外蓝天白云。今年56岁的李宜清坐在洁净明亮的办公室,通过中控系统指挥供热运行。“现在供暖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直接在电脑上输入数据就能确保供暖安全运行。”曾担任公司热源厂书记、厂长的李宜清,经历了昌吉市供热方式的转变过程。“热源中心建设初期,职工都是肩背煤炭烧锅炉,每天除了牙是白的,整个人都是黑的。”李宜清的眼前,再次呈现当年创业的艰辛画面。
相较于传统的锅炉设备,应用新技术的供热设备运营成本较低,运行更加可靠,且没有过高的维修费用。
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三分公司经理王庆轩是个老员工,参与了公司创业、建设、改革等全过程。在主干网建设中,他母亲从奇台来到昌吉看他,一个月间母子俩没有见上面。王庆轩吃住在工地,分身乏术,直到母亲要回去了,他才请假回家陪母亲吃了一顿饭。
经过25年的发展,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已由单一的供暖转型发展为多元化经营,闯出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步入平稳健康发展快车道。
作为成长在昌吉的供热企业,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深深爱着脚下这片热土。他们领航挂帅、马不停蹄,立足供热事业,紧密围绕“大热源、大联网、大调度、大客服、大维护”五大格局,带领企业多向发展齐头并进,不断增强企业综合运营实力,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企业源源不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提升供热技术含量,实施“智慧供热”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专业技术骨干赴丹麦考察交流学习清洁能源供热技术,到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地参观先进供热企业,交流供热经验技术;邀请有关专家来公司面对面授课,与一线员工交流探讨技术问题。
近年来,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了高科技的热网分布式变频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实现了远程控制,热交换站实现了无人值守的科学管理。2007年,该公司还引进外资,与丹麦开展“PFP供热环保”项目合作。
2016年,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环保工作要求和供暖区域规划,关停了7台大型燃煤供暖锅炉,改用天然气、电厂发电余热热水供暖。新建投运一二号隔压站,出资购买发电厂热源供暖。换热能力达到690兆瓦,可为900多万平方米建筑供热,使热电联产项目效能充分发挥。蜿蜒起伏的供热管道,从热源厂向四周延伸辐射,为区域党政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居民供暖,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为改善昌吉市空气质量作出重要贡献。
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为提高供热质量,坚持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20年来,该公司平均每年投资都在1000万元以上,对数百公里的主管网、用户网、117个交换站的供暖设施进行技改、维修和更新。
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着力打造“供热暖身,服务暖心”的阳光服务品牌,在为用户服务方面奏响了从线下到线上、从被动到主动、从后置到前移、从同步到抢跑、从持续到优化五部曲,为昌吉市建设“宜居城市、兴业沃土”奠定了坚实基础。
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倡导“只有创业,没有守业”,始终保持一种奔跑的状态,不断向新的目标冲刺。该公司守初心、担使命,紧紧围绕供好热的目标,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该公司以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默默无闻地为用户服务,让群众享受温暖,这就是一个企业的责任和奋斗目标。
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在做好城市供热工作的同时,坚持做好公益事业,扶贫帮困、捐资助教从不间断。2018年9月,奇台县坎尔孜乡中心学校师生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该公司为学校捐赠10万元,帮助学校修建学生食堂。近年来,随着师生的不断增加,学校原有的食堂空间狭小,无法满足师生用餐需求。该公司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筹资帮助学校解决困难。从1996年至今,该公司先后为公益慈善事业和抢险救灾捐款捐物达200多万元。
采访结束时,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领导表示,要把做好冬季供暖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作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检验,用辛勤工作诠释社会责任,用真诚服务回应群众期待,提高群众满意度,高标准完成供暖任务。
(王小军/文 陈发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