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庭州又春风 盛开“双拥花”

——2021年自治州双拥共建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薇

  对于昌吉人民来说,“双拥”向来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时代在变,良好的“双拥”传统在昌吉这片热土上赓续传承,始终没有变。

  在这里,人民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

  在这里,官兵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

  在这里,处处洋溢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多年来,州党委、政府和驻昌部队领导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在巩固中深化、在深化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赋予双拥工作新的时代内涵,谱写了一曲党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双拥赞歌,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驻昌各部队全面建设。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率100%,为驻军解决难题驻军满意率100%,驻军单位共建率100%……

  军爱民,民拥军,庭州大地双拥氛围浓厚,军民鱼水一家亲不断演绎着新的动人故事,也不断充实着军民融合“昌吉样板”的时代内涵。

  机制保障

  构筑“双拥”格局

  2月18日,2021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奇台县西北湾镇小屯村村口响起锣鼓声,一群人手托立功牌匾,缓缓向村里走去。

  奇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县人民武装部领导及工作人员组成送喜报工作组,为现役军人魏晨光亲属送去他荣立三等功的喜讯。

  得到消息,魏晨光的母亲谢秀莲早早就在家门口等候。面对前来道贺的工作人员和乡亲们,谢秀莲笑容满面,她激动地说:“这是我儿子第5次立功,都是国家和部队培养得好,我们会继续鼓励孩子在部队安心服役、争创佳绩。”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一人立功,乡亲同喜。今年,州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州财政局、昌吉军分区政治工作部出台《昌吉州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庆送喜报慰问激励办法》,让军人家属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截至目前,全州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已为217名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去喜报。

  同时,制定《昌吉回族自治州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昌吉州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实施办法》《关于严格烈士陵园安葬管理的通知》《关于开展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把政府拥军与社会拥军相结合,推动双拥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全州各级领导始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成立了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州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自觉做到“三个纳入”: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和部队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军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自治州历来高度重视双拥工作,举办昌吉州首届“双拥杯”乒乓球友谊赛,推动成立“昌吉州爱国拥军促进会”,联合259家企业挂牌双拥门店并承诺优惠服务……从党员干部到人民群众,拥军意识早已根深蒂固。

  如今,庭州大地涌现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人选萧民,新疆“最美退役军人”王早平、解玉东和刘延超,他们用拥军爱民的博大情怀,诠释着人生的价值,书写爱国拥军新篇章。

  今年,我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有”全覆盖要求,建立州、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495个,创建国家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95个、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9个,服务保障体系“三到位”工作法在全国地州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培训会上推介,全州上下进一步形成军地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驻昌部队建设的生动局面。

  拥军优属

  唱响共建旋律

  6月,吉木萨尔县2021年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在吉木萨尔镇团结路社区举行。本次招聘会组织10家招聘企业参加,提供80多个岗位,吸引了近百名退役军人及军属入场求职。

  今年,我州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月”等活动,通过召开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举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大讲堂等,发布用工招聘信息1.3万个,建立退役军人就业企业数据库,开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新格局。

  金秋10月,微风习习,昌吉烈士陵园松涛阵阵。烈士遗属代表致辞、介绍烈士生平事迹,集体默哀、鞠躬,这里正在举行马英寿烈士墓迁葬入园安放仪式。

  精神永恒,敬仰永存。马英寿烈士在57年前于原阜康县煤窑救人时光荣牺牲,其原墓址在阜康市公墓区,由于存在山体滑坡的风险隐患,阜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征求烈士遗属意见,将烈士墓迁至昌吉烈士陵园,烈士英魂在此安息。

  由州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合作推出的退役军人专属补充医疗保险,涉及重大疾病、意外伤残、意外伤害等多项保障,报销比例高达60%以上,开启了我州3.2万名退役军人的医疗保障新模式。

  关心军人、关心军人家庭就是关心部队、关心国防建设。我州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尽心尽力为退役军人、驻地部队官兵及其家属排忧解难,不断提高拥军工作水平。

  ——全面落实就业安置政策。接收安置各类退役军人435人;组织部门、民政部门指导基层从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兵支书”,百名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财政部门配套退役军人就业培训经费40万元;税务部门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减税300多万元;人社部门发放退役军人就业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23万元;国资委、工商联积极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引导企业聘用退役军人800多人,我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率达98.4%……

  ——做好优抚褒扬工作。及时为优抚对象发放优抚补助金4677.07万元。开展烈士遗属关爱10项活动,增强烈属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展“百年英烈”褒扬纪念系列活动,投入226万元对零散烈士墓整修,为18名烈士寻找到亲人,为3名烈士迁移安葬……

  ——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全州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竭力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州教育局落实退役军人高考加分、高职扩招、学历提升政策,为93名部队官兵解决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各窗口部门开设军人军属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军人军属就医、购票、参观等服务事项……

  一组组数据统计、一项项政策落实,都是我州有力支援部队全面建设的具体体现,表达的都是昌吉人民对驻地官兵的浓浓深情。

  拥政爱民

  情满“第二故乡”

  人民热爱子弟兵,子弟兵同样爱人民。坚不可摧的血肉情缘,源远流长的鱼水情谊,驱动着昌吉在双拥征途上扬帆,凝聚起新一轮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磅礴力量。

  7月16日以来,河南郑州等地遭遇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我州退役军人自发组织捐款、捐物,驰援河南灾区。23日,一车车装着蔬菜、馕等救灾物资的运输车从昌吉出发,满载着退役老兵的爱心驶向河南。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昌吉市双拥志愿者服务队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下沉社区值班值守、运输消毒、物资代购……战“疫”的每一个阵地,都有他们坚毅的身影。目前,全州有8支双拥志愿服务队、4800多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活跃在维护稳定、疫情防控、抗洪救灾、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一线,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风采。

  在驻地如火如荼的建设事业中,处处有官兵们的身影。他们将滴滴汗水洒在深爱的“第二故乡”,只为这里的天更蓝、水更绿、家园更美好。

  全州双拥成员单位与驻昌部队签订《军民共建协议》;驻昌部队开展“1+1”助学活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军地累计投入648万元捐资助学238人、帮扶解困40户,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这就是人民子弟兵,这便是血浓于水的军民情,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双拥”画卷,定格在昌吉各族群众的心灵深处。

  “多年的‘相濡以沫’,驻昌部队官兵已经和昌吉人民结下了鱼水情。”昌吉州双拥办主任王效文说,“实践再次证明,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关系,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鱼水情深,历久弥新。行走在大街小巷,浓郁的“双拥”之风扑面而来。“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等宣传画、标语随处可见;车站、医院、服务窗口、旅游景点、停车场等处纷纷亮出“军人优先”“军人免费”“军车免费”标牌,尊崇关爱军人已成为全州各界的共识,一束束绚烂多彩的双拥之花在庭州大地竞相绽放。

--> 2021-12-30 ——2021年自治州双拥共建工作综述 1 1 昌吉日报 content_26169.html 1 庭州又春风 盛开“双拥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