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思佳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一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及时雨”。为贯彻落实“双减”要求,一年来,昌吉市第八小学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实情落实开展“双减”工作,推出减负提质系列措施,积极进行教育赋能的新探索,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着力创新育人模式,以德润心、以智慧内、以美塑颜、以体强身、以劳育品,在以“阳光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引领下,致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快乐游考”助“双减”
2021年11月23日,昌吉市第八小学开展了以“‘双减’进行时 游考来助力 五育并举成就‘阳光娃娃’”为主题的低年级段“快乐游考”活动,为了让学生在“玩中考,考中乐,乐中长”,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方案,老师们群策群力,以趣味性、综合性、自主选择为原则,精心设计了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各学科游考主题,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场景,采取多种形式,综合多学科对学生学情进行评价。
游考采用了游戏模块设计,每个模块都以游戏闯关的情境为主线,闯关过程中,学生们戴着卡通图案的头饰,仿佛身临童话世界,兴趣盎然的参与闯关。不同以往严肃的考场,游考现场被布置成不同的游戏场景,学生们手中的考卷变成了游考卡,多样的闯关形式给学生们带来了别样的考试体验。
游考活动旨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展开评价,寓教于乐,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环境,更好地落实“双减”工作。昌吉市第八小学党总支书记丁三明说:“游考本着主题化、模块化、童趣化的原则,学校紧扣学科核心知识和能力,兼顾孩子知、情、意、行的呈现与展示,将学科核心知识和能力放置于适合的情境之中,致力于‘有温度、有情怀、有爱’的学业评价考察。”
课后服务为“双减”添彩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有效实施课后服务,昌吉市第八小学开展了全覆盖“5+2”课后服务工作,由学生及家长自愿填写申请单选择参加。课后服务课程开设自主作业、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对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还组建了篮球、足球、合唱、科技、书画、科学、机器人、户外拓展等24个社团,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每周五下午学校还会组织开展大社团活动。昌吉市第八小学通过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丁三明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学校还提倡亲子阅读、亲子共同锻炼、劳动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外兴趣,促进家庭和谐。
家校共育促“双减”
减负是一场观念和认识上的改变,需要家校相向而行才能找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又避免负担过重的“平衡点”。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少了,课余时间多了,但家长们有了担忧。为减少家长担忧,昌吉市第八小学开展了“智慧父母加油站”线上家长课堂,对家长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与学校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帮助家长更新和改良教育思想,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解决家长困惑和焦虑,更好地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昌吉市第八小学还以“双减”为契机,立足于居家学习的特点,在注重学科知识、体艺活动的同时,利用居家环境和家庭资源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宅”在家里的学生们有模有样地干起了家务,学做饭、洗衣服、做家务……学生们都成了居家生活小能手。
丁三明说:“‘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昌吉市第八小学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式,教育引领学生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双减’之后的校园,学生减少了压力,增加了活力,校园里处处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