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薇
行走在庭州沃野,一个个郁郁苍苍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映入眼帘,一条条通村达户的公路在群山中蜿蜒伸展,一个个如诗如画的小村庄步步皆景……
2022年,昌吉州“三农”工作步履铿锵,一个个耀眼的数字记录下农业农村工作坚实足印——
全州农作物总播面积710.56万亩。其中,小麦216.58万亩,总产80万吨;籽粒玉米106万亩,预计总产84万吨。冬小麦最高亩产867.8公斤,刷新全疆亩产纪录;
全州共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乡镇15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样板村40个、庭院经济示范村15个、庭院经济示范户5092户、美丽庭院6000户;
全州各类农村实用人才5.06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58万人,共培育各类高素质农民1752人,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今年,昌吉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对标农业稳定增产、农村稳定安宁、农民稳定增收,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田畴尽丰景,乡村气象新,农民日子美,一个个田间村里的小故事,汇聚成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农业“接二连三”
秋色宜人,渠田相连、平畴如织,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迎来小麦、玉米双丰收。只见连片农田上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合作社里机器轰鸣,金灿灿的玉米铺满晒场。
腰站子村地处天山脚下,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2009年腰站子村丰裕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2014年,该合作社被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命名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腰站子村丰裕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奇台片区长高龙介绍,从合作社成立之初的5000亩到现在的20.5万亩,从单一种植小麦到如今陆续建成有机手工挂面、油料加工车间和腰站子面馆、民宿、小麦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等,产业兴旺的种子扎根乡村土壤,现代农业催生乡村旅游,腰站子村成功创建为3A级景区。
腰站子村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富民产业如火如荼,是昌吉州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昌吉州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培育壮大特色效益农业,“农业+旅游”蓬勃发展,“农业+产品加工”提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悄然兴起,农业“接二连三”开启农业经济发展新篇章。
稳粮保供,巩固农业基本盘。昌吉州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量160万吨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22.5万亩,落实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43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2%,培育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3家、区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0家。
稳链提效,乡村产业持续提升。昌吉州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8+N”农业全产业重点链,累计落实项目资金超2亿元,积极培育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8家,打造形成5亿元以上产业链龙头企业17家,预计全年八大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00亿元。
成果丰硕,农畜产品走向全国。昌吉州通过农产品疆外行、“一月一推介”活动,以县市为单位,在疆外省市每月开展农产品营销、展示、推介活动,已在全国布局农产品旗舰店21家、“百城千店”353家,累计促成洽谈金额达7.2亿元,线上线下销售昌吉特色农产品45.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333.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98亿元,增长7.7%。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有序推进,整合种业优质资源。昌吉州编制《昌吉州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22—2027年)》,统筹中央和区、州种业发展奖补项目资金近1亿元,建成玉米、小麦、西甜瓜研发机构7个,新打造小麦、玉米、加工番茄、西瓜科技创新联合体4家,同时加大活体种公羊、种公牛推广力度,采取以小换大、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相结合方式,全州改良牛11.17万头、改良羊64.11万只。
秋日庭州,硕果累累。行走在乡间田野里,可以欣赏月亮地村的土乡土色,可以品尝十三户村的大锅鱼宴,还可以体验兰州湾镇采摘香妃海棠果的乐趣……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事变体验,“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昌吉现代农业向纵深拓展。
乡村各美其美
小桥流水和花草树木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的二层别墅、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清幽别致的农家民宿,还有新疆百年史料收藏馆、艾文化体验馆、葫芦雕刻室可供参观游览……走进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一步一景,诗意迎面而来。
“以前,我们自己都嫌村里乱,现在乡村面貌大变样,旅游发展更红火,不少村民经营起了民宿、农家乐,在家门口做事方便照顾家人,生活越来越好。”十三户村党总支书记楚保金笑着说。变化始于美丽乡村建设,十三户村积极探索“党建+”模式,以国家4A级乡村旅游景区杜氏旅游为龙头,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成立乡村红色物业,结合农耕文化与全域旅游,全力打造美丽休闲乡村,实现了一次次的华丽转身。
如今,十三户村有民宿35家,农家乐3家,特色餐饮14家,绿色蔬菜采摘园、水果采摘园、苜蓿园、垂钓园等13家,辐射带动周边500余名农民创业就业,累计增收3000余万元。
8月24日,农业农村部公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十三户村成为自治区8个入围乡村之一,也是我州唯一获此殊荣的村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走进昌吉的村村落落,一幅幅美丽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今年,昌吉州高起点谋划《自治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印发《2022年自治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点》《昌吉州“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计划》《昌吉州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方案》,就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强化长效管护机制等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全面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
聚力“全域化”整治。昌吉州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启动22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139个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17个自治区重点示范村规划编制进度,投入州本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1亿元开展重点区域“十乱”整治,持续提升农村功能品质,努力实现乡村整体美、全域美。今年,呼图壁县、木垒县同步召开了自治州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区域整治现场推进会,对整治成效明显的县市及乡镇实行以奖代补,助力乡村振兴。
聚力“品质化”提升。昌吉州认真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问题户厕摸排整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质量优先的原则,加快推动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至目前,昌吉州已完成新建农村户厕3686座,整改12393座;39个村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排水管网和处理终端,163个村建有污水治理设施;80%的行政村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垃圾治理率达到90%以上。
聚力“长效化”管护。昌吉州健全建、管、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通过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等途径,探索垃圾清运责任、费用共担机制,解决垃圾治理资金短缺和长效运维难题,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村庄清洁中来。目前,昌吉州267个村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制度,占全州行政村总量的60%。
在打造美丽乡村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推进。昌吉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公共服务聚焦在农村,全面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事业。
乡土人才辈出
金秋时节,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建昌保鲜专业合作社的生态农庄生机勃勃。养殖区里,散养的野山鸡、产蛋鹅在经济林下撒欢,孔雀、鸵鸟在树林中悠闲地散步,4000亩锦绣海棠今秋也获得丰收,为秋收画面增添了别样精彩。
“今年我们加强技术管理,优化种植技术,锦绣海棠长势喜人,平均亩产800公斤左右,价格也比较稳定,批发价每公斤15元,每亩收益上万元。”该合作社理事长姜建昌欣喜地说。
姜建昌是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村村民,近年来,他先后被玛纳斯县农业农村局认定为生产型、经营型高级技师,被自治区授予高级农民技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聘为乡土专家,并荣获2019—2021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个人贡献奖。
科学种田,提质增效,高素质农民为传统种植带来新气象;乡村旅游,渐入佳境,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创业就业;直播带货,好评如潮,农民主播熟练地推销着家乡特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才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在广阔舞台上施展拳脚。
今年,昌吉州持续将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重要位置,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完善机制上下功夫,持续提升乡村人才质量,促进各类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为全面加快乡村振兴、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培土墩苗”育人才。昌吉州立足州域实际,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对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乡村工匠、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各类农村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打通乡村人才成长“快车道”。通过集中培训提升、学历教育提升、实践锻炼提升等方式,加强乡镇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让村干部个个都成为能打硬仗的“尖刀兵”。培养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壮大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持续发挥人才“造血”功能。
“厚植沃土”优环境。昌吉州修订完善《昌吉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赋分参考标准(试行)》,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建设,加快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扶持乡土人才创业,支持产业集聚发展,以人才催生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发展产生裂变。今年,全州遴选认定自治区级高素质农民培训机构12家、成功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推荐申报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
“激发活力”强队伍。昌吉州健全乡村人才职业发展体系,落实《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昌吉州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关于新时代强化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将深化乡镇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农艺、畜牧(兽医)、林业、农机、水利5个试点专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聘合一”纳入昌吉州改革任务清单。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唐培科、“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冯汝刚、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先锋”卫秀英、“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王童等一批有影响的带富能人,他们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带领大家走出了一条条致富之路。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谓之吉;安居乐业,百姓富足,则为安。在昌吉这片土地上,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首乡村振兴新曲正在庭州沃野上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