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赛赛
一条条宽阔道路四通八达、一栋栋农家新居错落有致、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一片片沃野良田生机勃勃……初冬的庭州大地上,一幅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美好画卷的背后离不开农发行昌吉州分行的鼎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昌吉州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昌吉州分行始终坚守支农初心,紧握政策性金融支农“画笔”,助力昌吉州“三农”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尽绽新颜。截至11月末,累计投放各类贷款840.18亿元、基金62.82亿元,支持昌吉州近150个重大项目建设,贷款余额达268.14亿元,是2012年的4.29倍,年均增速达17.74%。
坚决服务粮食安全
作为粮食收购主办银行,农发行昌吉州分行深耕主责主业十年如一日,不负农民“粒粒皆辛苦”。统筹推进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累计投放粮食收购贷款170.05亿元,支持20家企业收购小麦657.9万吨、收购玉米171.1万吨,市场化收购占比达90%以上,昌吉州每个县(市)都有农发行贷款支持的粮食收储企业。利用昌吉州粮食主产区优势,延伸支持粮食产业链,积极推广“购销企业+加工企业+银行”产业合作模式、“产购储加销”一体化融资模式、信用保证基金模式,累计投放粮食产业链贷款24.61亿元,助力粮食全产业发展。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新疆制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其中超三分之一来自昌吉州,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年产各类良种40万吨。农发行昌吉州分行积极为“西部种业之都”建设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累计投放种业贷款38.98亿元,农发行新疆分行超80%的种业贷款业务在昌吉落地。积极助力国家级龙头种子企业—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与其签署超50亿元的合作备忘录,助力育种基地、种业核心区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农发行昌吉州分行结合当地特色,探索总结出“昌吉农地”信贷模式,累放农地贷款53.72亿元,整合土地资源92.81万亩,提炼出的“国有农用地流转+提标改造+租赁经营”模式,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并在县域复制应用,衍生推进“农地+智慧农业”模式,成为智慧农业推广的典范。
全心服务棉花收购
天山棉海翻“白浪”。每年10月,昌吉州220万亩棉花争相吐絮,一台台采棉机在田间地头往来穿梭,一个个打包成型的棉包整齐排放,一派丰收景象。为确保棉花收购工作顺利开展,农发行昌吉州分行每年都会组专班、排工期、定时限,提前5个月开展信贷审批工作。十年来,累计投放棉花收购贷款241.81亿元,支持全州25家企业收购棉花379.56万吨。
新疆呼图壁县云龙棉业有限公司是农发行昌吉州分行重点支持的企业。2012年首次与农发行昌吉州分行建立信贷关系,至今在该行的支持下,已由一家单一的轧花厂发展成为下辖7家轧花厂的加工企业。
“10年来,农发行昌吉州分行金融服务到位,于每年棉花收购季前做足资金需求调查,满足各收购企业经营所需。收购旺季期间提早发放资金,做到了‘钱等棉’。”呼图壁县云龙棉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志满说。
此外,在做好传统棉花收购加工的基础上,农发行昌吉州分行积极推动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下游纺织企业信贷服务,累计投放贷款1亿元,支持医用敷料生产。
精准服务脱贫攻坚
在新疆蓝山屯河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5名来自南疆的员工正在学习新设备操作要领,这是农发行昌吉州分行“产业+就业”扶贫模式下首批合作的企业。
“公司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师傅辅导我们,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流程,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公司给我们交五险一金,还提供食宿,现在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句句充满希望的话语,见证着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变。
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农发行昌吉州分行坚决扛起政策性金融扶贫大旗,走出了一条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昌吉路子”。
昌吉州无国定贫困县,但优质国有和民营企业占比较大、产业化发展成熟,农发行昌吉州分行牢牢牵住“产业”这一牛鼻子,探索出“产业+就业”“龙头企业+贫困户”“订单农业+贫困户生产种植”等扶贫路径,让银行、政府、优质企业与贫困户抱成团,把脱贫攻坚战从“单打独斗”变身“集团作战”。“十三五”期间,累计投放扶贫贷款27.82亿元,带动326人增收致富。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发行昌吉州分行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万企兴万村”等,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31.30亿元,支持企业通过就业、交易、捐赠等方式帮扶脱贫人口354人。
创新服务产业兴旺
十年来,农发行昌吉州分行按照“稳粮、优棉、强种、扩畜、精果、增饲草、兴特色”的思路,紧紧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累计投放产业类贷款152.95亿元,助力了新疆泰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恒丰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为壮大特色产业,农发行昌吉州分行不断推动特色优势资源转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现代化,累计投放贷款16.01亿元,重点支持天山面粉、丝麦耘、仓麦园等绿色面粉产品走入全国市场;累计审批畜牧类贷款4.50亿元、投放1.40亿元,重点支持呼图壁县22座养殖型标准厂房建设,支持昌吉市打造5000头奶牛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有力促进奶牛养殖规模化、产业化、一体化发展。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应用于农业。农发行昌吉州分行应时而行,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累计投放贷款35.05亿元,重点支持昌吉州550万亩耕地水肥一体智慧化提升改造项目,助力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购置农机设备,推动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提高覆盖率。
此外,农发行昌吉州分行依托阜康市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投放“旅游+乡村”信贷资金0.50亿元,实现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山天池信贷服务的突破;依托木垒县风光资源优势,成功投放风电项目贷款5.60亿元,助力新疆成为“西电东送”的桥头堡。
倾力服务乡村建设
农发行昌吉州分行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强化昌吉州农业基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累计投放基础设施贷款206.57亿元。特别是今年,面对稳经济大盘任务星夜不怠,迅速投放农发基础设施基金27.61亿元,支持6个风光电项目建设,累计撬动投资248.49亿元。
投放棚户区改造贷款67.83亿元、支持建设项目26个、支持拆迁建筑面积523.92万平方米、新建房3694套、惠及83887人……一串串数字换来的是玛纳斯等县域棚户区居民圆梦安居的幸福生活。
2017年3月,头屯河沿岸综合整治工程拉开帷幕,农发行昌吉州分行又先后投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贷款9.80亿元,全力服务昌吉“门户工程”绿色升级。如今,头屯河26公里河岸实现南北贯通,7.8公里公园水系、10.2公顷水面人工湖因势而建,新增1万余亩绿化面积,300万株树木、150余种植物绘就万亩绿心、千亩花海。
同时,农发行昌吉州分行大力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放贷款33.43亿元,助力盘活玛纳斯县旱卡子、木垒县三眼泉等水库十余个。支持供热管网建设,累放贷款6.41亿元,助力居民温暖过冬。积极投身“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累计投放贷款3.56亿元,助力区域内污水、垃圾处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累放贷款2亿元,重点支持小微产业园、绿色能源标准化厂房建设。
高效服务疫情防控
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农发行昌吉州分行将疫情重要物资供应、民生物资保供、复工复产作为信贷服务重点,多方位、多领域展现“农发行加速度”。
“想不到你们放款这么快,我们办贷资料也才提供不到两天。”新疆美之羡肉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军收到贷款后,第一时间致电感谢。
为让政策性信贷“及时雨”第一时间惠及民生,农发行昌吉州分行在疫情防控期间成立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贷款“绿色通道”,信贷人员驻守单位、加班加点,最快一笔仅48个小时就完成了调查到投放全流程。三年来,累计投放疫情防控类贷款14.14亿元,其中:投放粮油应急贷款1.35亿元,支持5家粮油企业生产应急面粉4.9万吨,有效保障粮油市场稳定。用好用足人行专项再贷款政策,向3家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专项再贷款资金1.30亿元,助力医药敷料加工、生活保障物资生产。聚焦10个重点领域的企业和项目,累计投放复工复产贷款43.19亿元,精准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有序恢复生产。
十载踔厉奋进,十载硕果盈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发行昌吉州分行政策性金融之笔还在倾情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