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将从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疫情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体现了实事求是、主动作为、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政策。调整后,“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也绝不意味着所有防控措施退出,而是要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国家防疫工作的重心将从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的平稳有序。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流行,还存在不确定性。公众应该认识到,这时候还不能松口气、歇歇脚,更不能“一阳了之”。调整后,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要有“三种意识”,一是正确认知意识,科学面对当前的疫情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如果检测呈阳性,要做好个人自我健康监测,坚持正确用药、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二是加强防护意识,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勤洗手、规范佩戴口罩、积极接种疫苗等,避免产生“早阳晚阳不如一起阳”“早阳早好”等错误想法,做好防护依然是保护健康的“第一屏障”;三是社会责任意识,如果身有不适,应多为他人着想,尽量保护好老人、儿童等特殊、重点人群,在工作生活中应当注意遵守咳嗽礼仪、文明用餐,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时应自觉规范佩戴口罩,处理生活垃圾时尽量扎紧袋口,用小责任守护社会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