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哈萨克族妇女家门口绣出好生活

  昌吉市阿什里乡二道水村叶斯力民族刺绣合作社社员们在手工缝制花毡。

  玛依努尔(左)正在指导社员在毛毡上绘制图案。

  玛依努尔正在手工刺绣。

  玛依努尔正在整理制作好的刺绣成品。

  玛依努尔(左)在教授社员刺绣技艺。

  

  本报记者 何龙 文/图

  冬日暖阳,在昌吉市阿什里乡二道水村叶斯力民族刺绣合作社,6名哈萨克族妇女在一起制作花毡、挂毯、服装等哈萨克传统手工艺品,不仅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找到了一个新的增收致富平台。

  一走进合作社负责人玛依努尔的家里,就可以看到一张张精美的花毡映入眼帘。玛依努尔介绍,完成一张精美的花毡,至少需要5个人忙碌两天。制作花毡首先是用羊毛做成毛毡,在毛毡上绘制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然后用针线缝实,再将两张不同颜色的毛毡叠起,顺着图案进行剪裁。叠起来的毛毡厚度有十几毫米,裁剪十分费劲儿。但对于经验丰富的玛依努尔来说,这不算什么难事儿,她制作的毛毡图案精美、线条平整、针法巧妙,让人爱不释手。

  现在,虽然电脑也能完成一些刺绣,但玛依努尔仍然坚持继承传统刺绣技艺,哈萨克刺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毡房里延续下来的千年故事。

  2014年,玛依努尔牵头成立了阿什里乡叶斯力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到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员20多人。除了制作花毡,合作社还生产销售哈萨克民族服装和各类刺绣品,随着经营范围的不断拓展,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每年收入可达20万元。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玛依努尔还到木垒、巴里坤等地学习先进刺绣技术和经验,现在她是多个刺绣培训班特邀的讲课老师。玛依努尔采用抖音短视频线上教授刺绣技艺,拥有了一大批热衷刺绣技艺的粉丝。

--> 2022-12-29 1 1 昌吉日报 content_40748.html 1 哈萨克族妇女家门口绣出好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