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芳 文/图
2022年12月30日凌晨五点半,州府街头寒风刺骨、行人寥寥,偶尔有一辆车经过,划破了冬日的宁静。此时,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环卫工人马春明穿好防护服和鞋套,戴好口罩和手套后,发动一辆小型垃圾压缩车,开始了一天的垃圾清运工作。
45岁的马春明跑过出租车、开过饭馆,2020年5月,他应聘成为昌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的一名环卫工人,开始从事垃圾清运工作。
从餐馆老板到环卫工人,马春明并未觉得有身份落差。他认真学习垃圾压缩车操作技能,熟记昌吉市各小区和垃圾收集点位置,很快适应了新工作。“无论在哪个城市,环卫工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整天与垃圾‘打交道’,但没有环卫工人,这个城市就脏得看不成,这个活也总得有人干。”马春明笑着说。
如今,马春明主要负责清运昌吉市20多个小区和部分沿街垃圾收集房、地埋式垃圾箱的垃圾。为了提高清运效率,且不影响市民出行,每次出发前,他都会提前规划好路线。“我平均每天拉5车生活垃圾,每车可以拉4吨多,每天能清运20多吨。”马春明告诉记者。
2022年8月下旬,疫情突然来袭,马春明接到单位要实行闭环管理的通知后,就收拾了衣服和洗漱用品到环卫车队报到。“从2022年8月底到11月下旬,我一共有两个月都住在车队宿舍,虽然住宿条件不是很好,也很想念家人,但是那时全州上下都在抗疫,不只我回不了家,我就想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们必须要打赢这场仗。”马春明回忆道。
2022年11月以来,为了及时清运辖区生活垃圾,马春明每天凌晨五六点就要出车,中午简单吃个午饭后,就继续拉运,等回家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了。“冬天地面有冰雪,吊装桶比较难推,一天干下来腰疼、胳膊酸。夏天,垃圾散发恶臭,防护服就像个大罩子将整个人罩起来,密不透风,还没怎么活动,就会出一身汗,一天得洗两次澡。这个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看到小区和街道变得干干净净的,我心里也舒服。”马春明说。
谈起2023年的打算,马春明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踏踏实实地干,就能干出来成绩,2023年,我要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细,让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