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我州把高素质农民培训课堂搬上“云端”

去年7月至今,全州开办高素质农民线上培训班35个,培育高素质农民1250人

  

  本报讯 记者王薇、通讯员者薇报道:“提高播种质量和苗群均匀度是全面提高产量和资源选用效率的关键环节……”2022年12月13日,一堂主题为“冬麦如何安全越冬”的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正在进行,木垒县雀仁乡乌克勒别依特村村民殷慧萍通过手机观看了这堂技术教学课。

  “土壤板结,小麦出苗不好怎么办?”“小麦冬季如何防冻?”“下雨后,土壤表面结壳不利于出苗,怎么处理?”……钉钉在线课堂上,学员们做好记录,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惑,新疆农科院教授雷钧杰针对问题结合实际一一解答,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种植技术,真是受益匪浅。”殷慧萍去年种了100亩小麦、120亩玉米和打瓜,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她把生产中遇到的种植技术问题带到了培训班上,积极向老师请教,得到了解决方案。

  “去年9月以来,木垒县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面向全县农民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共有85名学员通过新农云数字农业云平台、钉钉在线课堂学习了相关课程,拿上了昌吉州高素质农民培训合格证。”木垒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魏文秀介绍,网络培训既能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又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切切实实做到了疫情防控、技术培训、农业生产三不误。

  受疫情影响,去年7月以来,我州精心组织了高素质农民线上教学活动,围绕国家惠农政策解析、农牧业实用技术、农产品营销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共开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35个,培育高素质农民1250人。

  在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村双孢菇种植基地,刚刚出土的双孢菇伞盖银白、肉质肥厚,像一颗颗白色的珍珠镶嵌在菇床上。食用菌种植户卫秀英在大棚中采摘着新鲜出头的双孢菇,充满干劲与活力。

  2017年以来,卫秀英依托福建三明援疆产业和人才优势,成立明旺蕈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建成30座温控设施大棚,采用标准化生产、立体化栽培技术,年产双孢菇300吨以上,产值超过300万元。

  2022年,卫秀英荣获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先锋”荣誉称号,并受到农业农村部表彰奖励。她说:“这要感谢玛纳斯县农广校开展的高素质农民培训。通过学习我才明白,发展农业产业要以技术为支撑,还要会管理、会经营。我要继续深入学习,成长为综合型创新创业带头人。”

  “如今,农民想要增收致富,就得掌握绿色种养、乡村旅游、电商农业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星雷说。

  对此,阜康市丰茂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义春感触颇深,“前段时间我养的牛吐草、胀气、不反刍,把我愁坏了。参加培训后,得知是牛羊酸中毒,授课老师让我在青贮草里加1.5%的小苏打和10%的甘草来喂牛,很容易就把问题解决了。”

  张义春感慨地说:“高素质农民培训都是根据我们的实际需求来安排的,教授的内容很实用。现在我们合作社牛存栏307头,种植饲草300亩,我要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收入。”

  把高素质农民培训课堂搬上“云端” ,统筹利用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我州开展高素质农民分层、分类教育培训,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蓬勃成长,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旨在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王星雷表示,下一步,我州将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紧盯农业新业态,培育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民,不断壮大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队伍,为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实现全州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近年来,农民培育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州已培育13063名熟练掌握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综合型创新创业带头人,这些高素质实用人才真正成为助力昌吉州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科技致富的“领头雁”和主力军。

--> 2023-01-10 去年7月至今,全州开办高素质农民线上培训班35个,培育高素质农民1250人 1 1 昌吉日报 content_39156.html 1 我州把高素质农民培训课堂搬上“云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