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鹤 通讯员 刘怀梅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15日,昌吉州召开现代种业发展研讨会,对2022年全州现代种业发展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听取重点种业企业2023年发展计划,为推动全州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制高点。
近年来,我州坚决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发挥良好的制种基础和自然环境禀赋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提升种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提质增效为抓手,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创建现代农作物种子产业体系;同时,不断提高种业发展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净化种业发展环境,激发种业发展市场活力。
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贾文明介绍,全州农作物制种面积连年稳定在60万亩以上,年供种量超21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疆的20%、30%。我州吸引登海、东亚、三北、金色农华等国内大型种子企业落地布局经营,现已成为我国西部乃至中亚重要的种子集散地。此外,昌吉州还被列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成为全国两个地市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
出台政策护航种业发展
我州制定了《昌吉州关于加快种业创新发展 推进现代种业振兴的实施意见》,编制了《昌吉州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完成了《自治州种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自治州种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机制保障。
坚持扶优扶强原则。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筛选地方28家农作物优势种业企业,采取优先支持科研育种创新、基地建设等扶持措施,我州九圣禾、华西、广宇科技、祥丰生物科技等16家种业企业通过评定。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从2022年开始,州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种业发展奖补专项资金,对建设一定规模的高标准种业基地的10个村进行奖补、对育种创新能力提升进行奖励,等等。
企业抱团取暖。104家会员企业联合成立昌吉州现代种业产业联合会,成功打造“昌吉玉米种子”区域公共品牌,积极推进昌吉种子品牌“走出去”,提升昌吉种业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广宇科技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农业部门在作物品种、农药、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3个玉米品种、2个蔬菜品种、12个农药品种在当地进行备案登记。
目前,全州共有种子企业72家。其中,主要农作物种业企业30家、非主要农作物种业企业42家;拥有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0家,列入自治区优势企业16家,有1家种业企业进入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序列。
科技创新助推种业振兴
2022年7月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一〇八团三连的小麦实验示范田里传来喜讯,冬小麦新品种“九圣禾D1508”单产达867.87公斤,打破2021年新疆小麦单产858.72公斤纪录,再次刷新新疆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该小麦品种由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
九圣禾是我州种业企业创新发展的“领头雁”。该企业高度重视植物新品种创新,坚持“科企合作+自主研发”模式,在“南繁硅谷”海南成立种子研究总院,并在新疆成立玉米、小麦、棉花3个研究分院,仅2022年就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3个(玉米13个、小麦10个)。
种业振兴,基础在科技创新。我州积极推动种业科技创新,积极鼓励支持种子企业、科研院校和专家在育种研发、农技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联系合作,逐步提高州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州已成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玉米研发机构4家、西甜瓜研发机构2家、小麦研发机构2家,种业科技人员达200多人。积极开展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先后培育新冬53号、“九圣禾D1508”、春麦核春115等系列小麦新品种;2022年,昌吉州76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级、区级审定,其中国家级16个、自治区级60个。广泛应用卫星导航播种、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械与规模化生产管理相匹配的物联网信息化技术进行农作物制种;我州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培训基地,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与科技交流活动,累计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及技术培训活动20余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户达万余人次,助推新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储备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全力确保种子质量安全
2022年,我州持续强化种子市场监管,制定印发《昌吉州2022—2023年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积极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规范登记备案管理,促进种业和农业健康发展。州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全州种子生产基地、生产经营企业、重点品种及种子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不断加大对无证生产和假冒侵权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开展基地转基因监测,出动执法人员1038人次,检查制种基地47个,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154家次,抽取种子样品303个;开展玉米、棉花转基因中间试验监管,检查试验场所8次,检测玉米制种转基因地块261块,检测品种207个。2022年,我州共立案查办涉种侵权案件9起,处以罚金11.4万元。
“昌吉州具有20多年的商业化制种历史,发展制种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2022年,种业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建设地块集中连片、农企互联互助、投资收益稳定的现代种业基地,成为我州推动万亩玉米制种‘五化’基地建设的标杆。村企携手推动种业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贾文明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023年,我州将按照《自治区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发挥“四个百万亩”制种基地优势,以《昌吉州关于加快种业创新发展 推进现代种业振兴的实施意见》为指引,围绕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编制完成昌吉州现代种业发展规划,以企业为主体抓好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构建现代种业大集团;深化科企合作,推动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种业育种创新资源、人才、技术向企业聚集;着力推进特色化,突出企业产品特色、区域特色、作物特色;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拓“一带一路”种子市场,全面提升我州制种业竞争力,发挥制种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