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冬云
看见患者出院时明亮的双眼及家属脸上开心的笑容,就是山西省眼科医院援疆医生栗改云最大的幸福。
2月22日,记者来到州中医医院采访栗改云,当天她在门诊坐诊,正忙着给患者做检查。“阿姨,您的眼睛很健康,没什么问题,晚上睡觉前,可以用拧干的热毛巾敷眼睛,以此来缓解眼睛的疲劳,一定注意不要让水进到眼睛里。”栗改云的一番话打消了患者的担忧。13时30分,栗改云目送最后一位患者离去,这才有空接受记者的采访。
栗改云告诉记者,2021年8月20日,她作为山西省第四批援疆医疗工作队队员来到州中医医院挂职,任党委委员、副院长,主抓山西省对口援疆、与山西省眼科医院技术合作、昌吉市青少年视力普查项目等工作。
“我认为援疆工作最大的意义在于给患者带去光明和健康。”栗改云说。2022年8月,一位库尔勒的患者右眼视网膜脱离,在家属的陪同下到山西省眼科医院接受了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内加压手术。2023年2月,当患者准备再次远赴山西进行手术取出眼内硅油时,意外得知州中医医院就有来自山西省眼科医院的援疆专家,不用出疆就能做手术。2月15日,患者来到州中医医院,栗改云当天就为患者成功进行了白内障摘除联合硅油取出手术,术后患者视力恢复良好。2月23日,患者复诊时,特意带来了库尔勒香梨。面对患者的馈赠,栗改云感慨不已,她说:“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我感觉自己的援疆之行很有意义。”
近视的低龄化和持续高发病率是眼科研究的难点和热点。2022年5月20日—21日,栗改云主持召开了自治区级青少年近视防控及小儿斜视弱视学习班,推广眼科医学新理念、新技术,帮助州中医医院打造专业技能扎实、业务水平过硬的眼科医疗团队。山西省眼科专家线上授课,疆内专家在州中医医院多功能厅为学员现场授课,共培训学员123名。
2022年6月6日,州中医医院青少年近视防控实践基地在昌吉州第三中学正式揭牌。目前,州中医医院已成为昌吉市第五小学、第七小学、第十二小学和昌吉市第七中学、第九中学指定的近视防控视力检测单位,定期对中小学生视功能进行检测,并为每位在校学生建立了视力健康档案。
2022年8月4日—6日,山西省眼科医院党委书记孙斌率领专家组一行7人来到州中医医院,参加山西省眼科专科联盟理事单位授牌仪式暨首届晋昌眼科高峰论坛,开展了学术讲座、病例会诊、手术示教、学科建设座谈等活动,并与州中医医院签订了技术协作协议。协议约定,山西省眼科医院每两个月选派专家到州中医医院对医院眼科示教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工作进行指导,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技术、教学科研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帮助州中医医院培养建立一支中西医结合、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眼科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州中医医院眼科诊疗水平,让昌吉患者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眼科诊疗服务。
“开展医疗援疆师徒结对工作,不仅要为患者看好病,更重要的是培养医疗卫生人才,为当地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栗改云说,只有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带不走的医疗团队,群众才能持久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州中医医院,栗改云先后开展了10台眼科疑难复杂手术,并带教了两名徒弟,根据带教学员的专业程度和兴趣,为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州中医医院住院医师吕鹏告诉记者,跟着栗改云学习的1年多时间,自己收获很多。“目前,我已能独立进行眼后节疾病的激光治疗、玻璃体腔注药术以及眼后节手术的配合。今后,我要掌握更多技能,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吕鹏说。
“岁月如梭,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也快结束了,我尽自己所能传播先进眼科医疗技术和理念,开阔了视野,也得到了锻炼。”栗改云说,在为患者守护光明的日子里,自己不但和州中医医院的同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且收获了天山南北患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