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马田奇 李佳俊
鹅喉羚无所顾忌地在雪地里啃食野草,普氏野马大摇大摆地在路上“散步”……随着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油井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的封停,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以下简称: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油田成了野生动物的“后花园”。
2月20日,位于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来了一匹“串门”的普氏野马。普氏野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除了这匹野马,近年来,这一区域时不时有各类野生动物光顾,有些还成了“常客”。
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安全环保办副主任马良告诉笔者:“11月份以来,这匹野马出现在火烧山作业区、生活区,一般在中午到下午5点左右会来觅食,我们有时候也会给它喂一些食物,它不太怕人,喜欢到人跟前来。现在,这里还出现了野驴、野马、黄羊(鹅喉羚)等近十种野生动物。”
为了给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2018年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油井封停了284口,并拿出2亿多元资金,将地面生产设施拆除,恢复面积35.2万平方米。封井后,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将部分封停的油井改造成饮水槽,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运维班班长石爱忠和其他采油工人也会经常过来看看,在野生动物经常光顾的地方夏天蓄水,冬天加草。石爱忠说:“现在,来这里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种类也多了起来,现在我们工作的其他井站也能见到野生动物经常光顾,我觉得与这些野生动物和谐相处,是件很快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