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县第一中学高一(3)班 张晋华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年关将至,街道上人潮涌动,熙熙攘攘。时而夹杂着汽车的鸣笛声,时而充斥着孩童们的嬉笑声;店铺中弥漫着置办年货的嘈杂声,店铺外萦绕着小贩们的吆喝声。此时这市井长街,摊开是人间百味,聚拢是浓郁年味。
临近春节,大家都很忙碌。除夕前要将家里彻彻底底打扫一遍,雅称为扫尘。还要把鸡鸭鱼肉、点心果脯这些吃食一一准备充足。
到了大年三十,人们的兴奋劲儿更藏不住。邻里之间其乐融融,眉眼间皆是笑意。见了面,笑盈盈地说着吉祥话,互道一句“新年好”。言语中流露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
人们热热闹闹地准备过年。门外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鲜艳的大红福字,屋里挂上暖融融的大红灯笼,墙壁贴好各色的年画。一家老小都换上了新衣。大人们准备着年夜饭,屋子里处处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大人们忙碌着,小孩则跑到屋外,欢喜地握着“仙女棒”,天还亮着就迫不及待地点燃,看着它迸射出星星点点的灿烂。孩子们戴着的天蓝色口罩掩映在一片火红中,显得格外天真烂漫。
天色在众人的期待中慢慢暗了,年夜饭也做好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盛在洁白如玉的盘中,像极了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动筷。待到饺子出了锅,个个白白胖胖,圆润可人,轻咬一口,热腾腾的美味从唇齿间炸裂开,让人从心里生出一股满足感。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大家欢欢乐乐看着春晚,闲聊小酌。“守岁爆竹声声起,万家灯火迎新春。”家中有守岁的习惯,除了年龄小的孩子,大家都一起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往年这时候,远在他乡的游子已经回到了家,一家人历经一年的风雨终于团团圆圆聚在一起。待到大年初一,人们便开始走亲访友,四处拜年。不过今年有些不同,新冠肺炎疫情越发肆虐,人们都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以往踏破门槛的拜年,变成了诚意满满的文字祝福;原来鼓鼓囊囊的红包,变成了微信钱包里增长的数字。可这并不显得年味淡了、情意薄了,它体现着我们中国人不管环境如何变化都非常重视过年的仪式感。年味无关形式,它留在每个人的心里。
随着第一声鸡啼,晨曦从云雾间划破天空。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千年的岁月每每就在这时拂去一年落满的灰尘,纸张又翻开崭新的一页,新的一年如约而至。
春已到,万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