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文化活水润乡村 民间艺人秦腔浓

李文斌:做戏曲文化的摆渡人

  2月20日,吉木萨尔镇校场湖村文化大院,吉木萨尔镇民工艺术团的演员表演秦腔。 吴欣昊 摄

  2月20日,吉木萨尔镇校场湖村文化大院,吉木萨尔镇民工艺术团的演员正在化妆。  吴欣昊 摄

  本报通讯员 明伟

  2月20日,在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校场湖村文化大院的戏曲舞台上,吉木萨尔镇民工艺术团的演员们与兵团猛进秦剧团的演员同台献艺,吸引了100多名秦腔爱好者和戏迷驻足观看。戏台上,秦腔《窦娥冤》《芦花荡》《探窑》《三娘教子》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将文化盛宴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在文化大院舞台前后,笔者注意到有一个人的身影特别忙碌,只见他搬道具、搭戏台手脚不停,此人正是吉木萨尔镇民工艺术团团长李文斌。秦腔多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今年56岁的李文斌是甘肃人,从小听着周围邻居唱秦腔长大,渐渐地,他爱上了这门传统曲艺。1997年,30岁的李文斌举家来到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校场湖村,白天打工,晚上他就唱秦腔自娱自乐。

  “成立一个咱农民工自己的文艺团队吧,趁着农闲排个节目、搞个演出,咱们也过把瘾……”2010年,村里一位戏曲爱好者向李文斌提出了这个想法,这让他兴奋得一夜未睡,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吉木萨尔镇民工艺术团正式宣告成立,李文斌被推选为团长。白天民工艺术团的演员们是建筑工、苗木工、泥瓦工……可一上戏台,他们便披上考究的戏曲盛装,在铿锵有力的锣鼓点中迈着小碎步,嘶吼出千古韵味——秦腔。

  一时间,唱腔粗犷的秦腔在吉木萨尔县北庭民俗文化旅游节、乡村文化广场和各个社区活动室里火热开唱,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的热捧和组团观看。眼瞅着活动越来越多,李文斌却犯了难,校场湖村距离吉木萨尔县2公里左右,每次排练,艺术团的演员们都要去很远的排练场地,在一次雨后回村的泥泞路上,李文斌下决心要自建一个戏台,让农民工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李文斌向家人提起此事,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家里就像个大杂院一样,吵死了”“你花这冤枉钱干啥”……妻子也担心李文斌醉心唱戏,耽误了刚刚做起来的建筑保温材料事业。李文斌见状,只能耐心劝说,一人力排众议,撸起袖子大干起来。不久,一座投资30万元的戏台拔地而起,这下大伙有了自己的舞台,对秦腔更有热情了。

  日益丰富的活动和演出让李文斌的妻子渐渐喜欢上了秦腔和其他曲艺,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渐渐多了起来。李文斌的妻子不仅帮着李文斌操持艺术团的相关事宜,还主动学习戏曲唱念做打基本功知识。慢慢地,逐渐成形的吉木萨尔镇民工艺术团也受到了吉木萨尔县委宣传部和吉木萨尔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项奖励和补助使得这个文艺团队更加成熟完备。

  吉木萨尔镇民工艺术团演员孟永刚说:“为了艺术团,李文斌一家确实付出了不少,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秦腔艺术汇集陕甘宁特色,体现了大西北农民的朴实和豪放,我们想要通过秦腔来展现现在的美好生活,展现我们的精气神,带领更多人更加热爱这门传统艺术。”

  “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吉木萨尔镇民工艺术团的演员集中起来搞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提高自己的技能,特别是创作技能,同时宣传文化惠民政策,让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吉木萨尔县戏剧协会主席张进元说。

  如今,只要锣鼓打起来,吉木萨尔镇民工艺术团的演员们都能在舞台上演一段、唱一曲,专注投入的表演、扎实细腻的唱功将戏曲中的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常常引得台下观众掌声不断、连连叫好。

  据悉,吉木萨尔镇民工艺术团现在每周末都有演出,演员们演绎创作的秦腔也是吉木萨尔县精品村晚的保留曲目。李文斌说:“今年,县上计划投资改造我们文化大院的暖气和舞台,大家都特别开心。这是我们群众自己的舞台,小阵地也能打造文化润疆大平台。我们会努力把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给观众带去快乐,为文化润疆添活力。”

--> 2023-03-02 文化活水润乡村 民间艺人秦腔浓 1 1 昌吉日报 content_41025.html 1 李文斌:做戏曲文化的摆渡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