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实习记者 李嘉妮
“每次调研过程中,都在思考如何将最新调研成果转化为两会建议,怎么提高建议‘含金量’。”近日,住疆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新疆区委会主委、自治区国家305项目办公室主任马华东,还在不断完善要带上全国两会的6个提案。
此前,他连任两届自治区政协委员,履职期间交出了满满的成绩单,提出20余件提案,涵盖了绿色矿业发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
马华东是矿产资源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领域的一名科技工作者,在野外一线工作近30年,几乎走遍了天山南北。可以说,他提出的每一件提案都是深入调研、了解实情的实践结晶。而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些提案都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与重视,并在相关的工作实践乃至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体现。
“作为政协委员在履职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最欣慰的就是‘说得有效果’。”马华东说。
近年来,马华东结合自身专业,针对新疆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等方面积极开展调研。在调研中,他深刻意识到建设绿色矿山是保证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仍需在加强政策引导、创新驱动,构建完善绿色矿业长效发展体系,推进资源有效保护、规模开发、循环发展、集约利用方面下功夫。
今年全国两会,马华东准备提交的提案,涉及推进绿色矿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推进新疆煤层气绿色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完善新疆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布局、推动新疆储能产业发展等方面。他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也有感悟、有想法。
“新疆矿产资源丰富,但博士学科布局不合理,目前还没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矿产资源领域缺少专业人员,博士生培养的总量不足以支撑新疆高质量发展。”对此,马华东在关于完善新疆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布局的提案中详细阐述了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和建议。
马华东还围绕加快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踏踏实实去调研,不断寻找新疆发展中的短板、问题和症结,为新疆的发展资政建言,这就是我做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马华东说。
■记者手记
奔着问题去 “盯”出好结果
采访马华东委员时,他的桌子上摞着厚厚一沓资料,这些是他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准备的建议,随便拿起一份,他都能侃侃而谈。
在他自信、有条不紊的讲述中,仿佛能看见他深入调研、履职不停的身影。
马华东大学学的是矿产地质专业,近30年野外一线工作,几乎走遍了天山南北。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如何更好履职?马华东最深切的体悟便是责任。他说要不断“揭短”。但“揭短”只是第一步,还要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紧盯问题、持续跟踪,从而撰写出有温度、接地气、可操作的提案和建议。履职中,他始终坚持说“实话”“行话”“有用的话”,努力促使一项项专业意见变为政策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