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一双鞋垫的故事

  本报记者 宋良壁

  “这十三双鞋垫,是我刚做好的,你们天天在外面奔波,垫在鞋里脚不冷……”一大早,阜康市公安局甘河子镇派出所的民警们再一次收到了好朋友刘育颖老人送来的暖心礼物。

  每年冬天,年过八旬的刘育颖都会亲手制作鞋垫送到民警手中。这些民警无惧风霜雨雪,无论严寒酷暑,用血肉之躯护佑着一方百姓安康,刘育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既是他们的好朋友,更是人民警察的铁杆粉丝。”刘育颖说。

  刘育颖今年81岁,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丈夫10年前去世后,她便独自一人生活。2015年至2020年,阜康市公安局阜新街派出所副所长张全会在甘河子镇派出所任所长期间,逢年过节便带领民辅警到刘育颖家走访慰问。每当这时候,左邻右舍就开玩笑问刘育颖是不是孙子来了?“是啊,我孙子来看我了!”刘育颖总会眯着眼笑呵呵地回答。

  “记得有一年秋天,我把钥匙忘在房子里了,就给派出所打了电话,不一会儿,张所长带人搬着梯子赶了过来,孩子们从窗户翻进去,拿到了钥匙。”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老人记忆犹新。刘育颖说就是这一次,让她记住了张全会和辅警司拉音·司马义两个热心肠的小伙子。

  刘育颖前几年出过车祸,腿脚不方便。家中无论是修水管、搬东西等“小事”,还是外出办理医疗保险等“大事”,张全会都会带着司拉音·司马义或者委托其他民辅警帮忙。他们的真诚、热情与奉献,刘育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此,刘育颖把他们当成了没有血缘的孙子。看到进进出出忙碌的民警们,刘育颖既钦佩又心疼,觉得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便决定做些鞋垫送给他们。室外天寒地冻,室内暖意融融。床头前、窗户旁,总能见到戴着老花镜的刘育颖眯着双眼穿针引线。一针一线寄深情,自此“一双鞋垫的故事”开始了,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刘育颖这一做就是8年。

  “垫上刘奶奶做的鞋垫,心里总会暖暖的,脚下都有劲儿了。”辅警司拉音·司马义激动地说。“8年来,近400双鞋垫垫在了一批批民辅警的脚下,这份温暖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甘河子镇派出所教导员阿德尔江·阿里木江心怀敬意地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多年来,甘河子镇派出所民辅警换了一茬又一茬,变的是面孔,不变的是人民警察几十年如一日照顾辖区孤寡老人的爱心。“传递爱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阿德尔江·阿里木江说。

  刘育颖的丈夫生前是一名共产党员,受其影响,多年来她尽己所能义务在社区宣传党的“好声音”。“我新做了一张海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内容,你们来看看怎么样?”刘育颖爱好写诗、剪纸、做手工,每当刘育颖新做了海报或写了诗词,都会邀请甘河子镇派出所的民辅警欣赏一番。民辅警们也会陪老人唠唠嗑,顺便帮老人检查家中电器是否存在隐患,询问有没有需要办的事。

  刘育颖还热心公益,她是阜康市甘河子镇“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里年龄最大的队员。自2018年加入志愿服务队后,她一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尽管自己本身并不富裕,但还是会竭尽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影响和感召着周边群众。

  在阜康市,像刘育颖老人一样关心警察、热心公益的各族群众还有很多;在阜康市公安系统,像张全会和司拉音·司马义一样爱民为民的民辅警也有很多。

  “8年来,甘河子镇派出所民辅警们与刘育颖老人之间的双向奔赴不仅仅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警民鱼水情的生动写照,也是阜康市公安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奋力谱写基层社会治理新篇章的生动缩影,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阜康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郎冲宇语气坚定地说。

--> 2023-03-07 1 1 昌吉日报 content_41195.html 1 一双鞋垫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