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90后”摄影师彭浩楠:

用“第三只眼”定格大美新疆

  特克斯八卦城。

  彭浩楠正在拍摄。

  本报记者 常昊

  “新疆地貌多样,有巍峨壮观的冰川雪峰、沟壑纵横的峡谷高原,更有奇特的雅丹地貌奇景……我希望可以把新疆的美景用镜头定格下来,呈现给全国乃至世界的朋友,让他们从不同视角了解新疆、认识新疆、爱上新疆。”彭浩楠见到记者,开门见山地说。

  用相机、无人机拍摄家乡的每一处风景,早就成了彭浩楠的爱好和习惯。背上相机,带上装备,在山花烂漫之时观花捕蝶,在繁杂喧闹之中串巷扫街……他穿梭在新疆的大街小巷、青山绿水间,他是新疆美丽风光的记录者。

  “子承父业” 爱上摄影

  彭浩楠今年28岁,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对摄影的痴迷与热爱,源于儿时父亲的影响。“我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拍照,家里有许多早年的相册,里面有许多妈妈年轻时和我小时候的照片。从我有记忆开始,就记得爸爸常常拿着相机给我拍照,这使我对摄影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彭浩楠回忆童年时说。

  儿时,彭浩楠常跟着父亲去采风,在父亲的镜头里,每一座山,每一条河,甚至每一棵树,都有一种微不足道却又迷人的美。“一个小小的相机,竟然可以记录下这么多美丽的风景。”从那时起,对摄影的热爱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植入了彭浩楠的心中。

  2015年,彭浩楠正式接触摄影,那年他和父亲一起去阿勒泰的红叶沟拍摄丹霞地貌,起初拍得并不好,后来父亲耐心地给他指导,从拍摄角度的选择、相机的参数调整,到照片饱和度的调节,经父亲指点后拍出的照片一下子就不一样了,这让他信心大增。从此,彭浩楠更加勤学苦练,跟着父亲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摸索。

  同年9月,彭浩楠考上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在学习之余他仍然不改对摄影的热爱。在培训的时候,彭浩楠主动给大家当摄影师,用相机记录大家训练时的画面。“之前大多拍各式各样的风景照片,很少拍人物照片,拍出来的照片人物呆板,缺少神态和情感的刻画。”彭浩楠坦言。

  但彭浩楠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积极和专业的老师学习,“当时老师给了我许多专业建议,包括取景、用光、镜头感、滤镜聚焦,后来还接触到了无人机……”彭浩楠说。一次次地在实践中探索、打磨,让彭浩楠的摄影、摄像技术明显提升,为今后拍摄大场景的绝美画面打下了基础。

  保持热爱 奔赴山河

  天赋、洞察力、严谨……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摄影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但除去天赋和能力外,执着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成功的法宝。就彭浩楠而言,这一法则,也不例外。从开始接触摄影到如今已有数余年的时间,他曾拍出过不少优秀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不仅是他对摄影热爱和执着的体现,也是他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硕果。

  有一天晚上,彭浩楠与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到赛里木湖的美景,说到兴奋处,便萌生了再去拍一次的念头,朋友们一拍即合,放下碗筷,带上摄影装备,便上路了。驱车6小时,大约凌晨5时,彭浩楠一行到了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的早晨亮得有点迟,因为是一场说走就走的行动,我没做任何准备,就穿了一件单衣,只能蜷缩着身体在车上眯上一会儿。直到8时许,天色才亮起来,周围的山、湖水逐渐清晰起来。白色的鸟迎着日出在湖面起舞;黑色鸭子在水中拼命扇动翅膀向远处划去,把水面划开一条直线,渐渐变成一个黑点;成群结队的鸟儿从眼前飞过……我正在陶醉着,突然北边水面出现了两只白天鹅,这是摄影人很少能遇到的画面,冻了一夜也值了。”彭浩楠激动地描述那天看到的情景。

  摄影是个苦差事,对任何摄影题材而言,按下快门只是摄影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成功拍摄一张照片需要大量的付出。“记得两年前,我在去伊犁的路上看到了果子沟大桥,仿佛一条盘旋于山间的巨龙,气势磅礴,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的震撼,如此壮观的景色,如果你只是路过而没有拍摄,那就亏大了。”彭浩楠说。

  于是,他想拍落日晚霞中的果子沟大桥。为了拍摄更富有意境的作品,下午5时,彭浩楠早早来到果子沟大桥附近,寻找最佳拍摄点、揣摩地图,对拍摄地周边建筑进行构图,实地考察找到合适的拍照地点,然后等待适宜的光线拍摄。山上很冷,温度接近零下20摄氏度。山间呼啸的寒风将摄影设备吹的冰冷,用指尖稍微触碰便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气。冷了,彭浩楠便搓搓手,短暂休息后继续投入拍摄中,就这样拍摄了大概4个多小时,彭浩楠的手几乎被冻僵了。“戴手套会影响我的操作手感,一张照片,哪怕只是细节的一个小变化或是一瞬间光的变化,都会影响拍摄的质量,而我则是要用相机和无人机捕捉到最美的那一刻,并定格那一瞬间。”彭浩楠说。

  俗话说,优秀摄影师的脚步永远是在聚焦美好风景的路上。这么多年,彭浩楠走遍了新疆大大小小的城市。只要自己愿意,随时都可以带上相机,背起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徜徉在大自然里,无处不在的美,都是生命最美的绽放。”“有时候拍的不仅仅是风景,更多的是人文。”……每一次拍摄结束,彭浩楠都会用手机记事本记下内心的感受,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摄影的热爱。

  定格瞬间 代言家乡

  如今,彭浩楠对摄影的热爱依然不减。2022年8月,呼图壁县突发新冠疫情,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全州医疗卫生单位驰援呼图壁。当时身处呼图壁县的彭浩楠想到可以用无人机拍摄的方式,记录这特殊的时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疫情防控加油助力。

  浑然天成的优美线条、亮丽动人的色块组合、团结昂扬的镜头画面,彭浩楠将呼图壁县抗疫中的一段段真实影像,上传至抖音平台,向外界讲述呼图壁众志成城阻击新冠疫情的故事。在彭浩楠的镜头下,冰冷的城市建筑有了温度,呼图壁人感动了,在外地的呼图壁人想家了,四面八方支援呼图壁县的人看哭了……彭浩楠拍摄的这条短视频播放量30.8万、7000多点赞,网友们在评论区纷纷留言:“原来我的家乡这么美”“第一次看见航拍的呼图壁,感觉无比骄傲”“加油!疫情终会过去,我的城市一定会好起来”……一时间,彭浩楠的视频火了。“视频受到网友的喜爱,我的灵感一下子来了,索性把呼图壁县的各个角落都拍上,形成摄影专题,记录那段特殊时期城市的变化。”彭浩楠的信心更足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拍摄和总结经验,彭浩楠的摄影技术日渐精进。2022年3月,他顺利加入呼图壁县摄影家协会,8月,成为昌吉州摄影家协会会员。他航拍的作品《特克斯八卦城》被新疆日报石榴云App大美新疆专栏刊发;航拍作品《呼图壁奇古大桥》被兵团日报团炬App刊发。

  如果说起初玩摄影是为了拍照片、练技术,那现在的彭浩楠则是为了拍摄更美的新疆,向外界宣传家乡。

  “多年的摄影经验,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让我学会了在简单中发现丰富,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平淡中发现精彩,在苦难中寻找幸福。也让我学会了用图片和影像去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谈起摄影感悟,彭浩楠娓娓道来。

  彭浩楠说:“其实,拍出好照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器材,不是光线,不是速度,不是技巧,用心摄影的人,会努力拍出爱,拍出时光的稍纵即逝,拍出看似柔软却能打动内心的东西……”

  摄影,它可以通过看得见的影像,传达看不见的思想与情感。有人曾说,伟大的摄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在彭浩楠的作品里,最多的是对大美新疆的赞美。或许,正因为热爱,彭浩楠才拍出了新疆大地上的绝美景观。

  多年来,彭浩楠的脚步从未停下,他的镜头也未放下。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未来他还要去到新疆的各个角落,去往新疆最绝美、最奇特的自然环境中,用相机记录新疆的山川河流,用镜头展示大美新疆。

  (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 2023-03-09 “90后”摄影师彭浩楠: 1 1 昌吉日报 content_41342.html 1 用“第三只眼”定格大美新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