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辉、通讯员郑源源报道:近日,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准东开发区”)天池能源准东南露天煤矿顺利通过国家煤矿智能化专家组验收,跨入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行列。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是煤矿综合机械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煤炭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革命的新方向。为促进煤矿“减人、增安、提效”,2020年,国务院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天池能源准东南露天煤矿被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名单。近年来,该矿相继制定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智能煤矿建设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采取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业务驱动、标准先行、立足实际、先进可靠”原则,先后投入4亿元,建成露天煤矿工业互联网平台、露天矿卡无人驾驶系统、单斗—卡车间断工艺安全生产管控系统,融合5G、WiFi6、SDN、边缘计算等网络技术,实现了矿区生产区域和办公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
该矿通过推进智能化建设换挡提速,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煤炭开采利用方式变革,夯实煤炭安全生产基础,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人均工效稳居准东开发区煤矿首位。此次验收通过,标志着该矿成为准东开发区首个“5G+智慧煤矿”之后,在智能化建设方面迈上了新台阶,树立了煤矿智能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