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车主您好,此处没有停车位,请您尽快驶离”“尊敬的商户您好,麻烦您将门口堆放的物品及时清理,阜康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近日,一段阜康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针对车主和商户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智慧广播“隔空喊话”柔性执法的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引得广大网友纷纷点赞。
诚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但是,严格执法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执法行为都是简单地“一刀切”。面对违法违规行为,“一罚了之”的社会效果并不一定尽如人意,用更柔性的姿态、更人性化的举措来执法,不仅是对法律尊严的捍卫,也是对违法者的循循善诱,往往更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柔性执法往往针对的是轻微违法行为,其行为大多源于个人“习惯成自然”的不良举止或者一些紧急情况下的“事出有因”。柔性执法给予轻微违法者容错的空间、融情于法,能够消除群众在受罚时的对立情绪,让执法工作顺利实施。
同时柔性执法更需要执法者提高执法水平,不仅要全面准确掌握法律法规,还要在执法过程中厚植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站在群众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把握执法尺度和传递法治温度中找到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在全社会树牢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法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