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5类老人应注意加强营养

  

  老人营养不良,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弱,肌肉萎缩,体温过低,骨质疏松,认知障碍,跌倒风险升高以及过早死亡等。

  老人群体中,以下5类存在营养不良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要格外警惕:

  1.患有慢性病

  老人常患多种慢性病,并伴有炎症发生。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时,促炎因子作用于神经中枢,会阻碍食欲激素发挥作用,导致食量减少。

  2.口腔状况差

  随着年龄增加,牙槽骨容易萎缩,很多老人的牙齿会出现松动脱落,从而影响咀嚼和吞咽。有些老人只能吃非常软烂的食物,食材种类和摄入量都受限,也容易营养不良。

  3.长期住院

  老人住院如果超过14天,可能会因医院餐食不合胃口、治疗要求禁食等原因,出现营养不良。

  4.远离社群

  有的老人是空巢、独居老人,有的与周围人联络较少,存在离群寡居的情况,这样的老人可能出现食欲下降,容易营养摄入不足。

  5.饮食观念不健康

  有的老人将某些食物当作治疗疾病的药物,将另一些视为健康的“大敌”,主观上给自己的饮食增加了很多限制,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还有的老人觉得吃饱就可以,饮食模式单一,也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

  如何识别家中老人营养不良?

  1.两种诱因

  观察老人是否食物摄入量少或种类同质化,是否患有严重疾病或处于炎症状态。

  2.三个表型

  观察老人肌肉质量是否下降,是否出现非预期体重下降,体重指数是否低于正常值。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m2)。年龄大于等于70岁者,体重指数小于22;年龄小于70岁者,体质量指数小于18.5。这两类人都属于低体重指数。

  “两种诱因”和“三个表型”各自至少存在其中一项时,即可证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营养不良表现出来的症状大多不直观,容易被忽视。出现以下现象,都可能表明老人营养不良,要引起注意:

  1.近期体重下降或消瘦;

  2.肌肉力量变差;

  3.头发易断、易脱发;

  4.皮肤粗糙、褶皱加重;

  5.眼睛发红发炎、视力下降;

  6.嘴角干裂或舌炎、舌裂;

  6.丢三落四、记性变差。

  改善老人营养的两个关键

  加强营养是每一位老人的必修课,对防病、防跌倒、防贫血等都有重要作用。

  改善老人营养要做到两点:一是均衡,换句话说就是“杂”;二是适量。

  具体来说,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平均每天摄入食物要在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

  1.每人每天推荐摄入谷类食物200至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至150克,薯类50至100克。

  2.餐餐有蔬菜,每人每天摄入新鲜蔬菜不少于3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

  3.天天吃水果,每人每天应摄入200至350克新鲜水果,需注意的是,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4.奶制品要吃够,每天尽量保证摄入300毫升以上的液态奶。

  5.鱼、禽、蛋类和瘦肉类,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量为120至200克,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至500克,蛋类300至350克,畜禽肉300至500克。

  已出现肌肉减少的老人,可适当增加蛋类食物,在每天一个鸡蛋的基础上,再增加1至2个蛋清。 来源:学习强国

--> 2023-03-31 1 1 昌吉日报 content_42393.html 1 5类老人应注意加强营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