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小地摊”蕴含“大民生”

  

  周六下午,一些商贩在小区门口兜售水果、蔬菜等生活物品,居民们在摊位前挑选着所需物品。不一会儿,随着城市管理人员的到来,商贩们赶紧装上货物开上电动车离开了。享受到临时摊点便利的居民们发出疑问:摊点方便了我们,但也影响了市容,这个问题怎样才能解决好呢?

  经历过疫情的肆虐,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就业市场遭受冲击,急需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地摊经济”是恢复城市经济活力、助力消费和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烟火气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民生经济的生机和韧性。发展“地摊经济”能够解决不少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更是刺激消费、留住城市烟火气的务实之举。“小地摊”蕴含“大民生”,各地要大力支持。

  如何才能做到“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以“放”促“活”、以“管”促“优”?怎样才能在维护市容环境秩序中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考验着当地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前些年,中央文明办就曾指出,不再将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各地在城市管理中,决不能为图省事一禁了之,要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支持“地摊经济”,提出既具有刚性的管控举措,如划定专门区域、设定营业时间等,又具有柔性的服务体系,如配置贫困户专用摊位、建立矛盾调解机制等,在不影响城市美化、交通等前提下保障摊主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升城市的“烟火气息”。要规范和约束摊主的摆摊行为,各级政府应安排市场监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与社区居委会一起,进一步提升摊主的责任意识,摊主应服从统一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对于不服从管理的要坚持“教育+惩戒”两手措施,促使“地摊经济”热闹后能还城市一份干净整洁,而不是一片污浊狼藉。城市管理部门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以更加精细的管理、周全的服务、合理的规划促进“地摊经济”的发展,找到市容与繁荣的平衡点,为百姓打造有秩序、规范化、接地气的生活环境。

  小摊点、大民生。岁月静好,地摊便是城市风景、人间烟火。

--> 2023-04-14 1 1 昌吉日报 content_43138.html 1 “小地摊”蕴含“大民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