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福建省住建厅发布的一则关于援疆工作的报名通知,让潘坚有了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
当时,身为福建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副处长的潘坚主动报名,经过严格考核、选拔,他成为了第八批福建省援疆干部中的一员,也是过去十年来福建省住建厅机关选派的第一位援疆干部。2020年4月,潘坚开始援疆工作,任昌吉州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和州造价服务中心副主任,负责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行业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监督管理等工作。
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每一名援疆干部都是一粒种子。潘坚立志做一粒优秀的援疆种子。援疆三年来,他充分发挥住建行业援疆干部的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将心血和汗水挥洒在天山,为昌吉州住建行业发展贡献了福建住建人的援疆力量。
人如其名,潘坚在援疆岗位上保持“攻坚”精神,付诸“攻坚”行动。为推动昌吉州各县市落实好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整改任务,他顶烈日、冒风雪,组织带队深入各县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开展工作,邀请国内行业知名专家“把脉会诊”,解决困扰已久的垃圾自燃等难题。通过不懈努力,昌吉州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各县市垃圾填埋场均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顺利通过生态环保督察。
潘坚分管建筑业和行政审批工作,他带领科室成员认真研究国家、自治区和福建省的政策,学经验、重调研,历经多稿,制定出台《昌吉州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实施方案》,将审批时间压缩到30—55个工作日,审批事项由50个精简到44个,并配套建立行业负责人驻点等一整套创新制度,重点解决了项目审批领域多、耗时长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了昌吉州的营商环境,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潘坚在分管垃圾分类工作中,牵头组织制定了《关于推进自治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昌吉州垃圾分类指南和操作规程。如今,由他组织编制优化的昌吉州垃圾分类指南和操作规程成为全疆的创新样本。
潘坚积极争取福建省住建厅援疆资金,打造州住建局干部职工健康之屋,改善办公条件,为干部职工办实事。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孙家沟村和白杨河乡西泉村,是潘坚“常回家看看”的地方。他与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对接,为这两个村建设村民活动广场。在村民眼里,这位福建来的年轻人不只是援疆干部,更是人人竖起大拇指点赞的“儿子娃娃”。
三年援疆经历是潘坚难忘的精神洗礼和实践锻炼。“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开在天山之上,雪莲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树都能立在戈壁之中,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踏上援疆之路,我们做到了!”潘坚喜欢这段话,为自己是一名援疆干部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