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文明家风润心田

——三个昌吉州“最美家庭”的小故事

  

  本报记者 刘新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近日,昌吉州、市2022—2023年度“最美家庭”名单揭晓,推选出了一批事迹感人、崇德向善、影响广泛的优秀家庭典型。他们来自我们身边,有着积极进取、向上向善、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等共同的品质,他们的“最美”故事影响和带动着更多的家庭。

  百善孝为先

  韩新荣、焦兴全夫妇是昌吉市三工镇干部,他们始终秉承“百善孝为先”的理念,敬老尊贤,孝顺父母,敬业奉献,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树立了家风家教好榜样。

  生活中,韩新荣孝敬父母,待公婆也如亲生父母一般,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用赤诚孝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几年前,她的母亲和公公先后去世,双方老人都处于独居状态。韩新荣更加注重对老人的陪伴,忙完工作,她总是抽空去看望两位老人,给他们做可口的饭菜,打扫卫生,整理家务,悉心照料生活,陪伴老人聊天。每隔一段时间,她都要带老人去周边游玩,放松心情,愉悦身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18年,韩新荣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依托乡镇的互助幸福院阵地或者走进老人家中,探望慰问村中孤寡、失独、高龄老人,给他们过生日送惊喜、集体聚餐、清洁卫生;联合昌吉市的文艺队、志愿服务团队给老人表演节目、义诊、聊天。在满足老人物质需求的同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抚慰,让他们晚年不再孤独。

  韩新荣说,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让文明之花越开越艳。

  爱家爱国双向奔赴

  教师朱玲、军人景晓阳是一对90后夫妻。这对教师+军人职业组合的家庭,夫妻同心,携手并进,用责任与担当诠释了“报国有你,守家有我”的浪漫誓言。

  两人结婚5年,这几年,3岁的儿子与爸爸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晓阳半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有次执行特殊任务,他将近8个月才回家,如今孩子对爸爸都比较陌生。”说起这些,朱玲语气中有些无奈。她深知,军嫂身份虽是一种荣誉,但也意味着牺牲和奉献。

  平日里,家中的大小事务都由朱玲和妈妈一起承担。她每天奔波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忙完学校的工作就往家里跑。“好在平常孩子都有妈妈帮忙照顾,为我分担了不少。”朱玲介绍说,公公婆婆在老家种地,是踏实勤劳的农民,也是一对恩爱夫妻。丈夫从小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责任感很强。“我们也敞开心扉地聊过,家国情怀扎根在我们内心深处,他因为工作照顾不到小家,也很愧疚。因此,每次回来,他都主动干家务,陪孩子,心疼我的付出,这也让我很欣慰。我俩这是各自坚守,彼此体谅,双向奔赴。”朱玲说。有她守护家庭大后方,丈夫在部队表现突出,多次受到嘉奖。

  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戴德英和吕国华夫妇是2022年昌吉市最美家庭获得者,他俩共同创业经营的昌吉市二六工镇雨轩农民种植合作社不仅鼓足了自己的腰包,还带领当地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戴德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今年42岁。起初,她和丈夫吕国华在二六工镇种植管理着自家的30亩地,经营着一个农资店。后来,受亲戚影响,戴德英开始研究起了蔬菜种植、植物病虫害防治。2018年,他们成立了雨轩农民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合作社发挥龙头作用,采取合作社+农户+订单种植的方式,帮助农户拓宽销路。同时,还通过引进农业智能灌溉系统,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合作社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0亩,扩大到如今的9000亩,社员也从5人增加到百余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多元。

  经营合作社以来,戴德英和吕国华始终秉持吃苦耐劳、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埋头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用智慧和汗水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平日里,戴英德的父母帮忙照顾家中一双儿女的饮食起居,给他们煮饭、洗衣、看家,夫妻二人在外努力打拼,一家人团结和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2023-05-18 ——三个昌吉州“最美家庭”的小故事 1 1 昌吉日报 content_44502.html 1 文明家风润心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