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主管主办 昌吉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0






昌吉州着力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报通讯员 杨菊萍

  今年以来,昌吉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贯穿思想教育、文化引领、交融互嵌、促进发展、依法治理全过程,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在团结凝聚人心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个认同”宣传教育直抵人心

  昌吉州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学习研讨,深入开展宣讲巡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以党校为主阵地,打造“1+5+N”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通过“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专职教师+业务骨干”师资配置,采取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现场教学、实地观摩、典型引路的方式,构建起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健全完善干部自学、专题学习、集中培训、学习实践为一体的常态化教育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牧民夜校、村史馆、乡村大舞台、文化大院等活动阵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学习、观展、交流联谊活动;整合“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文艺骨干、草根宣讲员等力量,组建“马背宣讲团”“银龄宣讲团”“百姓巡回宣讲团”“石榴籽宣讲队”“红马甲宣讲队”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以文化人夯实思想基础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昌吉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谋划推进文化润疆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思想根基。打造木垒书院、北庭书画院等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文化村落;建造清代粮仓、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等一批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馆;常态化举办文化旅游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哈萨克族刺绣大赛、社火表演、剪纸等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创作音乐剧《别失八里》、新疆曲子现代戏《戈壁花开》、主题油画《天山画卷·丝路昌吉》等一批精品力作,《中国地名大会·昌盛吉祥》登上央视品牌栏目,以鲜活的方式讲述“昌吉故事”,用中华文化浸润各族干部群众心灵。深化拓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学习使用,依托农牧民夜校、百姓大讲堂、远程教育系统等平台,广泛开展“结对子、学语言”“学文化、学技能”“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举办“学习二十大精神 奋进新征程”“我爱国家通用语言”等主题的诵读大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口语大赛等,以语言相通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全方位交流深层次交融

  昌吉州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导向,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贯穿于改革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党建+民族团结”“文化+民族团结”“旅游+民族团结”“特色产业+民族团结”“依法治理+民族团结”为载体,分类打造10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昌吉州2014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并成功创建为首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21年再次创建成功。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网络答题、书法比赛、政策宣传、短视频征集、“我邀亲戚+”“最美石榴籽”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融情联谊活动。积极创造各民族共事共学、共建共享、共居共乐的社会条件和社区条件。依托对口援疆和兵地共创共建机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推动疆内外各族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往来互动。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思想,与兵团第六师、八师、十二师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干部人才上共促、共融、共创、共享,州内州外、疆内疆外全方位交流、深层次交融。

  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昌吉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改善民生、基础保障、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坚持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大力发展“8+N”农业全产业链,八大重点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70亿元,新型工业化量质齐增,培育千亿园区1个、百亿园区2个、百亿产业6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达到431家,位居全疆第一。特变电工晋级全国机械工业500强第九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建州级美丽庭院示范户2000户,持续推进3个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县、18个示范乡镇、166个示范村创建工作,6个县市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昌吉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州451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440个行政村,打造天山面粉、九洲恒昌等一批“万企兴万村”示范项目和基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依法治理提升共建共治水平

  我州坚持以法治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共建共治共享纳入民族事务治理之中,健全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探索推行“村民说事日”“街道派单、部门接单”等模式,依法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防范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处置机制,畅通规范各族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全州7个县市全部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成立了全疆首家行政争议协调中心和14个行政协调委员会,依法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持续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全州4.7万余名党员干部开通法宣账号,528名讲师在法治课堂开讲,覆盖各族干部群众25万余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 2023-06-15 昌吉州着力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1 1 昌吉日报 content_45979.html 1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