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马军报道:眼下,正值昌吉国家农业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农高区)10万亩棉花现蕾开花期,整体长势良好。广大棉农也抢抓时间,做好棉花生长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
近日,笔者走进昌吉农高区优质棉示范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在一大片绿油油的棉花地里,棉农们正忙着打顶、打药。针对今年低温气候造成的棉花生育进程迟缓,昌吉农高区积极组织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指导,为促早熟、保品质,按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要求,切实抓好棉花打顶这一关键环节,力促棉花稳产、丰收。
昌吉农高区农业科技创新局干部李雨沁说:“每次到棉花管理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都会到田间地头为棉农提供打药、浇水施肥等棉花管理技术,全力做好种植户的保障工作。”
近年来,昌吉农高区全力推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棉花质量提升和棉花品牌化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以中棉113号为主,其它品种为辅的棉花种植品种分布。通过实施良种选用、卫星导航播种、精良点播、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同时,依托中国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等国家级平台机构,开展优质棉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一系列优质棉新品种在农高区持续开展试验示范,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种源。加大“宽早优”、全程机械化等主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在昌吉农高区建立“种水肥药械”一体化运作核心示范区,与新疆农大联合实施智慧棉田专项,全力打造新疆优质棉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