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菊萍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近年来,木垒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结合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坚持文化育人、文化启智,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内容形式,强化“融”的导向和“润”的作用,着力用中华文化浸润各族群众心灵,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取得实效。
以宣传教育铸魂
木垒县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采取“自学+集中”“线上+线下”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集中轮训、观看视频、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进行学习,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宣讲教育活动10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20万余人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木垒养心书苑”和“闽木缘书斋”两个城市书屋为主阵地,结合主题党日开展“我的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大讨论、“我们是中华民族、我是中国公民”宣誓等全民阅读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哈萨克族刺绣大赛、社火表演、剪纸等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积极筹备速度赛马、阿肯阿依特斯盛会、传统美食文化节等赛事活动,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各族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深深根植于各族群众心中。
以文化阵地育人
木垒县充分运用各类建筑、文艺作品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宣传中华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木垒书院、木垒草原坎儿井博物馆、胡杨精神博物馆、“中国传统村落”月亮地村等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文化展馆、村落,通过守静园、哈萨克刺绣产业园等一批烙刻中华文化基因的地标性建筑,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充分利用县域内文化资源,构建学院+基地研学模式,完成木垒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实践教学及艺术创作基地签约,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在英格堡乡月亮地村、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挂牌设立民族学专业实习基地,实现学院文化艺术与木垒县特色文化资源有效衔接,构筑文化发展新高地。截至目前,建设文化大院32个,主题公园4个,乡村画廊9个,文化广场15个,特色文化村(社区)5个。
以文艺精品润心
木垒县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县各中小学均开设国画、书法、剪纸等文艺社团。2021年10月,木垒县第三小学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木垒县持续开展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独山守捉城、平顶山大墓、丝路烽燧等重要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实施文物保护基础性设施及利用保护工程。进一步加大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哈萨克族刺绣和骨雕列入区、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木垒县着力打响“木垒河”文化品牌,积极发挥博物馆、刘亮程文学馆、草原坎儿井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作用。新疆作家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本巴》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这是自1981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新疆作家首次获得。
木垒县充分发挥刘亮程文学馆作用,成功举办第三届“丝绸之路”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颁奖活动,创作出版了《一个人的村庄》《捎话》《木垒河》《脐血之地》《大地浮雕》等一批本土文学艺术精品,用中华文化浸润各族干部群众心灵,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文化活动启智
木垒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强化典型宣传,积极开展困难帮扶、文明劝导、公益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组织“石榴籽”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文艺会演、政策宣讲、送图书、送科技等文化惠民活动。邀请文化传承人对秦腔、新疆曲子、饮食文化、婚庆文化等进行系统挖掘整理。举办“红色电影下基层”“红色歌曲大家唱”“红色故事大家讲”“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民俗文化活动1100场次,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更加牢固。依托农牧民夜校、国语课堂、百姓大讲堂、远程教育系统等平台,广泛开展“结对子、学语言”“学文化、学技能”“小手拉大手”活动,举办以“我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题的朗诵大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口语大赛等,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技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业”组合式培训,大力推动农牧民转移就业,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融入生活中,使各族群众不断增进文化认同。
以文旅融合富民
木垒县创新“旅游+民族团结”载体,以“大活动推动大旅游”,开展系列节庆活动,今年以来,成功举办昌吉州首届乡村文旅推介会、冰雪旅游嘉年华、年货节、电音节、“国潮端午·粽游端午”等文化旅游活动32场次,吸引疆内外游客14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亿元。举办新疆首届骑行节和速度赛马锦标赛、马拉松等赛事,推动乡村民宿、休闲乐园、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业态集群化、片区化组团式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帮助当地农牧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带动163家民宿客栈走上了致富路,使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依托全疆唯一“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的特色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培育风光电+旅游、生态观光游、特色研学游等多种旅游模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精心为游客推出“三大组合”精品线路游,月亮地村、沈家沟村、水磨沟村、菜籽沟村组合,打造成疆内古村落游研学基地;南部中国农业公园、万亩旱田、马圈湾景区、最美天山伴行公路组合打造成自驾游打卡地;鸣沙山国家沙漠公园、胡杨林景区、叶勒森沙漠景区、草原坎儿井景区组合打造成北疆最佳沙漠游的聚集地,进一步提升“天山净土·养心木垒”城市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