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窦丽婷报道:“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优势,这里已成为吉木萨尔县对外宣传的崭新名片。今年以来,我们已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80万元。”9月1日,北庭学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院长郑莉说,吉木萨尔县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通过全面研读北庭文化历史,提取北庭文化精神,总结北庭文化地域特征,使其成为北庭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群众文化休闲旅游的场所和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课堂。
作为北庭故城遗址保护与研究成果对外展示的窗口之一,该博物馆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北庭故城遗址打造,是新疆第一个以丝绸之路为展陈脉络的博物馆,建筑面积10363平方米,2022年7月14日对外开放。这里有丝路传奇、建政西域、人文北庭、北庭重生4个展厅,通过陈列的530余件精品文物和1000余件精美图片,呈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让观众深入了解汉唐以来中央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有效治理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走进展厅,巨大的文物互动屏上,陶尊、鸡首壶、石磨盘、灰陶罐……一个个文物展品清晰地显示在大屏上。游客动动手指,轻点自己喜欢的展品,不但可以全方位查看文物高精度三维质感形态,而且可以查看文物相关情况,全方位感受数字文化带来的新魅力。
展厅里既有文物陈列、复原场景、微缩模型、人物雕塑等传统展示手段讲述北庭的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也有全息投影、VR展示、场景再现、沉浸式影院、互动移屏等高科技手段,可以让游客梦回汉唐,徜徉于千年丝路的历史记忆中。
“北庭故城是一座千年大城,也是唐朝在西域最重要的军政机构之一。这个博物馆展品丰富,展陈形式多样,参观后,我对北庭都护府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原来唐代边塞诗人岑参那首有名的诗歌就是在这里写下的,这下涨知识了。”江苏游客张孝文说。
除常设展厅外,该博物馆还设有临时展厅。开馆以来,博物馆已引进“山海相逢—鼓浪屿文物特展”“天下龙泉—中国龙泉青瓷宝剑传承与创新展”等展览,通过文物互展,促进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