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阿依加玛丽·列提甫、通讯员吕振江报道:近日,昌吉市应急管理局通过协调区、州地震局为昌吉市16个乡镇街道和18所学校免费安装了34套地震预警智能终端机。
据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5到7公里。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以后,当地地震台监测到地震信号,就通过电磁波发出信号至地震预警智能终端机,该终端机就是利用电磁波和地震波的传播时间差,在地震波到达目的地之前发布警报。该设备还具备模拟地震预警信号功能,可播放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等。
9月22日,记者走进昌吉市第九中学,在教学楼一角看到一台被涂装成卡通风的地震预警智能终端机。鲜艳的黄色机身上分布着褐色的斑点,俨然一头可爱的小鹿。“这是‘小黄鹿’预警+安全科普仪,它可以守护我们校园的安全,当地震预警智能终端机监测到地震波时,就会发出预警,提示师生避险。”昌吉市第九中学安全办副主任金雪冰说。
金雪冰边介绍边操作,说话间,记者注意到,伴随着一阵机器提示音响起,地震预警智能终端机顶部的黄灯亮了,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倒计时的秒数,下方还显示震级、烈度、震中距离等信息。该终端机还设置了多款AR体感小游戏,吸引了一些学生的关注。
“地震时应该躲在哪里?”金雪冰提问,站在地震预警智能终端机前的学生陈豫新敏捷地向左跨出一步,抱着头蹲下,屏幕上的卡通人物也随之蹲在了“课桌”旁。“这样的学习比较有趣,增强了我们的防灾减灾意识。”陈豫新说。
据昌吉市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与风险监测科科长杨铧介绍,该终端机运用AR、人体感应等交互技术,可进行地震、地质、水旱、气象灾害等预警信息发布和科普互动,通过灯光及声响警报实时播发地震预警信息,可以引导师生快速疏散。
据了解,这34台地震预警智能终端机中有3台是“小黄鹿”地震预警+安全科普仪,分别赠送给昌吉市第三中学、昌吉市第十四小学、昌吉市第九中学,预计10月底前全部安装完毕。
地震预警智能终端机的安装,将极大提升昌吉市地震灾害预警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因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地震预警安全保障。昌吉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贺韬告诉记者,目前城区学校的地震预警智能终端机已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