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阿依加玛丽·列提甫、通讯员陈徽、贾金芳报道:“我腰椎间盘突出好几年了,需要定期做理疗,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做,费用低还能报销,真的太方便了。”昌吉市六工镇西五工村村民热比亚木·尤努斯说。
近年来,昌吉市积极探索特色中医药发展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构建“区域+专科”点面结合、专科带动的医共体模式,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昌吉市10个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规范化中医馆建设,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可开展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特色诊疗项目。
1月12日,记者来到昌吉市人民医院总医院六工镇分院,一阵浓郁的中草药味扑鼻而来,走廊的墙壁上挂着中医药文化宣传展板,不少患者在这里针灸、拔罐、按摩……随着中医技术在这里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享受到了中医的独特疗效。
据昌吉市人民医院总医院六工镇分院副院长张薇介绍,该院设置了单独的中医诊室,可以开展中药溻渍、针灸、刮痧、理疗、贴壁治疗等16项中医诊疗项目。同时,医院大力开展医共体工作,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定期安排昌吉市人民医院专家坐诊,免费把脉问诊,从如何正确服药、怎样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等方面给予村民科学指导,让他们免费体验中医“健康大餐”。
为了让中医药服务更“接地气”,2023年以来,昌吉市医保局落实一系列国家政策措施,多渠道、全方位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通过推行集中带量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量换价,大幅降低药品或医用耗材价格。目前,全市19家公立医疗机构参与集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药品调剂科中药师刘天宇对记者说:“在我们医院,中药饮片的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平均降幅在45%至50%左右。以党参为例,价格从之前的每公斤413元降到现在的每公斤157元,下降比例超过了50%,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此外,昌吉市把中医药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成药种类由2020年的1238种增加到目前的1315种,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逐步实现中医药服务项目医保支付范围稳定扩大,增长率为6%。目前,昌吉市共有3家中医医院、26家中医诊所纳入医保定点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