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左晓雨 涂文进
文化润疆促和美,同心之花满天山。
2023年,福建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在打造多元文化阵地、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文化人、以文润心,以文化援疆助推文化润疆,为昌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以文育人 打造文化阵地
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昌吉州已经建成12个“福建援疆·百姓书屋”,切实满足广大群众的阅读需求,助推书香社会建设。
2023年6月,由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出资200万元支持建设的刘亮程文学馆在木垒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开馆。这是新疆首家文学主题展馆,展陈内容包括刘亮程文学成就、文学研究、“乡村哲学”、馆藏书籍、馆藏文物以及室外的刘亮程作品意象雕塑小品等,兼具文学档案、交流中心等功能。随着2023年8月刘亮程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该文学馆也成为了热门打卡地和文化新地标。
福建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坚持用好援疆资金,推动昌吉州历史文物传承保护和基础文化设施打造提升,以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文化传承。
2023年10月3日,由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出资350万元建成的木垒县胡杨林景区新疆胡杨精神陈列馆正式开馆,这座以原始胡杨为主题的博物馆,是木垒县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的重要平台和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将成为木垒县胡杨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结合昌吉州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福建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在昌吉州建成乡村文化广场65个。
“我们持续加强多元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精神富足成为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最亮底色。”木垒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挥部指挥长周华健说。
以文化人 创作文艺精品
2023年9月8日,改编自福建省第二批援疆干部总领队吴玉辉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的电影《援疆干部》在昌吉开机。福建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专门筹措资金、协调多方,全力配合主旋律电影《援疆干部》摄制工作,经过70天的拍摄,该影片在厦门杀青。
进疆以来,福建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大力推动闽昌主题文艺精品创作,以优秀文化作品浸润人心,2023年6月,投入援疆资金80万元拍摄文化润疆系列微电影《守望·北庭》。该影片荣获首届家国情怀主题微电影最佳公益片奖、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好作品奖。
文学作品《永不褪色的军魂》、音乐剧《天山·誓言》、动画短片《大话熹游》等文艺作品通过出版发行、媒体推播、舞台演出等形式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让广大干部群众在阅读中感悟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在观看节目中进一步促进闽昌两地群众间的文化交流发展,大力弘扬新时代主旋律。推出“天山画卷·非遗昌吉”木刻版画,用木刻版画的形式生动刻画昌吉州历史风貌和人文故事,充分发挥文艺成风化人的作用,凝聚精神力量。
以文润心 深化文化交流
文化润心,美美与共。
2023年8月29日至9月2日,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的舞者为昌吉州各族群众带来了一场又一场文艺盛宴。
2023年8月15日至22日,福建泉州南音非遗保护中心的演员来到昌吉州交流巡演,首场演出在昌吉州艺术剧院开演,超100万网友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此次演出。借助援疆交流平台,此次活动将汉唐之音传播到天山脚下,让昌吉州各族干部群众欣赏到千年古乐的美妙。
2023年,福建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充分发挥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文化优势,推出“闽雨润天山”“我从天山来”“丝路同源·山海交响”文化援疆活动品牌;举办“山海和鸣·榕奇同心”暨“福州听我说”专场宣讲活动;启动“船政文化进奇台”系列活动;实施“小白鹭飞北庭”文化工程;举办2023吉木萨尔“天山马拉松”比赛。
巍巍天山舒长卷,最是文化润人心。天山脚下,福建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正立足昌吉所需,倾尽福建所能,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奋力谱写民族团结、闽昌情深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