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新新、通讯员杨淑花报道:近日,记者从昌吉市人大获悉,今年昌吉市人大常委会审定了83件“微实事”项目列入昌吉市财政预算,并申请了562万元专项办理资金。3月,昌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分组带队对征集到的93件“微实事”项目逐一现场核实、论证,最终审定83件列入昌吉市财政预算。项目覆盖昌吉市16个乡镇、街道,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亮化工程、山区牧道修缮、小区天然气安装、文化室维修等与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关的事项。
昌吉市人大常委会持续落实“微实事”项目单月督查机制,将分别在3月、5月、7月组织开展3轮全覆盖实地督查,召开半年推进会,确保项目高质高效完成,83件“微实事”项目将于10月份全部办理完成。昌吉市人大常委会还将组织人大代表通过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工作评议、执法检查等方式对“微实事”项目办理情况进行监督,采取人大常委会会议、党组会议、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工作汇报的方式,研究解决办法,提出推进措施,确保各项既定“微实事”项目落地落实落细。
从“微实事”项目征集到实施落地,昌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把人大决定权和监督权有机结合起来,使“微实事”项目更加符合民需。通过“代表提、人大定、政府办”的工作模式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确保“百姓所盼的”与“代表关注的”以及“政府想干的”能够同声相应、同频共振。
“我们把‘微实事’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宣传征集和协调推动力度,让人大代表真正成为‘说话算数’的代表。从‘微实事’这个‘小切口’入手,通过解决一件件让群众幸福感更强、满意度更高的小事,换得民生的‘大幸福’。”昌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主任柳学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