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冬云 通讯员 于梅
“虽然我只是一名辅警,但同样身穿藏蓝,头顶警徽;虽然和警察的肩章不同,但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相同。”3月15日,记者采访自治区公安机关“特级嘉奖”获得者杨宏新时,他如是说。
杨宏新,现任昌吉市公安局建国路派出所副所长。从警29年,他协助办案民警破获各类案件850余起,参与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0余人次,先后荣获“全州百名优秀辅警”“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22年6月,获评全区公安机关“辅警之星”;2024年2月,被授予全区公安机关“特级嘉奖”。
从警以来,杨宏新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一心为民,一腔赤诚,危险困难时刻,他总是挺身而出、冲锋在前。2013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杨宏新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途经一条偏僻巷道时,看见三名男子正在往三轮车上装高压电缆线。从他们慌张的神色中,杨宏新很快察觉出异样,判定他们正在实施盗窃。杨宏新见状立即大声喊道:“把东西放下,我是警察!”三名男子顿时惊慌失措,扔下电缆线转身就跑。杨宏新眼疾手快,抓住离他最近的一人。在呼叫增援警力的时候,其他两人以为有机可乘,想返身将同伴救走。杨宏新丝毫没有畏惧,与三人展开激烈搏斗,直至增援警力抵达。随后,杨宏新忍着身体的伤痛,与同事成功将三名嫌疑人抓获。后杨宏新到医院检查,其左侧第八、第九根肋骨骨折,在住院期间,得知自己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工作中,杨宏新始终铭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处。
2015年3月,辖区电动车盗窃案件频发,虽然每个个案的案值不大,但直接影响了百姓日常生活。3月15日,杨宏新接到一起电动车被盗警情,他一心想着要尽快破案,为群众挽回损失,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于是,杨宏新主动请缨,投入案件协办工作中,凭借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认真分析嫌疑人的活动轨迹。7天后,他和同事将准备再次实施盗窃的犯罪嫌疑人抓获,至此这一起牵出了20余起的连续盗窃案告破,涉案金额3万余元。
为带好队伍,杨宏新始终从严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带头深入一线,把平安防线延伸到市民身边,确保辖区和谐稳定。
建国路派出所辖区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行业场所多,平安类社会组织力量分散。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如何让群众住得安心、出门放心,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
状况复杂、警力有限,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成为破局的关键。建国路派出所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优化社区警务室、便民警务站、社区干部、辖区热心居民等力量,组建滨河义警队伍,广泛收集线索,及时排查隐患。
在建国路派出所辖区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杨宏新和滨河义警一同巡逻的身影,他们维护日常治安秩序,他们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他们点对点解决群众愁难事儿……
不同的肩章,同样的坚守。杨宏新一直坚守自己的初心,不忘入警时的信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责任担当。